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神聖羅馬帝國> 第六十五章、一體化程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五章、一體化程序 (3 / 3)

這種兩敗俱傷的打法,正常情況下大家都是不會玩兒。畢竟一個國家的產業那麼多,不可能把資源集中到一個產業上。

農業大臣克里斯蒂安說道:“棉花和棉紡織業息息相關,只要國內的棉紡織業不倒,西非的棉花種植園經濟就不會崩盤。

為了增強西非棉花的競爭力,我們可以可以在稅收上想辦法,比如說:降低、甚至是取消殖民地同本土之間的貿易稅收。”

縱觀歐洲各國,奧地利絕對是最重視殖民地經濟發展的。不過再怎麼重視,也比不上本土。

為了避免殖民地廉價農作物,衝擊到了本土農業市場,從一開始本土和殖民地之間都存在著貿易稅,只不過比外來關稅略低。

在維也納政府中一直都有經濟一體化的呼聲,投資種植園們的貴族為了自身的利益,一直都想把殖民地納入本土中。

目前西非、剛果、尼日尼亞地區的統治模式,已經開始向國內靠攏,部分殖民地城市都在採用和國內一樣的法律。

作為第一代殖民者,大家和本土的感情還是非常強烈的。很多人都在推進一體化程序,弗朗茨本人也是支持者之一。

不過因為牽扯到了方方面面,維也納政府還不敢冒然宣佈把殖民地納入本土中,不過開發最好的殖民地已經開始實施行省制了。

相比國內,這些殖民地行省的權利更大,甚至還擁有一定的軍事權。現在降低殖民地同本土的貿易權,無疑是一體化程序又更進了一步。

沉思了片刻功夫後,弗朗茨提出了疑問:“理論上沒有問題,不過降低本土和殖民地貿易稅,還牽扯到了第二德意志和本土的一體化程序。

這個問題先放出風聲,試探一下國內各界的反應。同時組織經濟學家進行綜合論證,必須要搞清楚這對本土帶來的衝擊有多大。”

這是把問題明面化,在此之前推動:殖民地和本土一體化程序的法理依據,就是弗朗茨提出的再造德意志第二家園。

既然從一開始非洲殖民地就是德意志第二家園,那麼和第一家園合併,也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這些都是民間的猜測,官方一直沒有進行表態。推動一體化程序的主力也在民間,涉及到殖民地利益的團體和個人在推動這一計劃。

推動的力量不小,反對的集團勢力更加雄厚。以本土的中小貴族和農民為主,他們怕殖民地廉價農產品反銷到本土,損害他們的利益。

不過現在的情況有些出乎意料,奧地利殖民地上的農產品並不廉價,至少和本土的農產品相比不具備競爭力。

一方面是殖民地缺乏勞動力,造成了人工成本高昂;另一方面主要是新開發土地,前期的產量並不高。

最關鍵的是目前奧地利的兩大糧食種植區域,土地都非常的肥沃,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已經完備,不是殖民地能夠比的。

至於未來?弗朗茨可以負責任的說,一旦化肥誕生,種地的利潤還要進一步下降。

無論有沒有殖民地農產品衝擊,本土的農業都會受到影響。很多糧食進口國,利用化肥增加了糧食產量,國際糧食市場會出現短時間的急劇萎縮。

從這方面來說,奧地利就不能夠研發化肥,即便是研發出來了,也不能投入生產。

拖的時間越長,對奧地利就越有利。在工業沒有發展到一定水平前,冒然做出改變,很容易引發災難的。

糧食產量不是越多越好,市場容量就那麼大,一旦超過了界線,就要望糧興嘆。

這一點從歷史上化肥發明者是德國人,就可以說明問題。美國、奧匈、俄羅斯這幾個糧食出口國,發明化肥不是自討苦吃麼?

當然德國人做夢也想不到,他們發明了化肥,最大的受益者卻是法國人,直接讓法國人擺脫了糧食困境,並且成為了歐洲最主要的糧食出口國之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