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的是好主意。巴爾幹半島民風彪悍,這些人如果留在原地自然不是那麼容易統治。一旦去了殖民地就不同了,人生地不熟除了依附法國人別無選擇。
反正法國人的殖民地多,把這些人打散安置,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成不了主流。
這一點弗朗茨是深有體會的,巴爾幹半島別的不多就是民族多,這也意味著每個民族的人口數量都不多。
有一百萬的都算大民族,目前只有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兩個民族,希臘人也快要到一百萬了。
除了影響最大的戰爭因素外,這和維也納政府的移民政策也有關係,直接讓保加利亞人成為了巴爾幹半島第一大民族。
法屬巴爾幹半島更是沒有主體民族,大大小小二十多個民族,加起來還不到四百萬人,還內部矛盾重重,就知道這些人想抱團都抱不起來。
弗朗茨猶豫了,他不知道現在要不要搞點兒事情,給法國人添點兒亂。
畢竟現在法國人的移民手段有些垃圾,靠人頭稅來增加移民,很容易引起反彈的。只要在背後推一把,一場武裝爆動就會發生。
“繼續關注法國人的行動,有機會的話,可以挑起黑山公國和他們的矛盾。”
弗朗茨不是約翰牛沒有幹損人不利己的事。法國人從巴爾幹移民對奧地利也是有好處的,省的這個動亂之源什麼時候又爆發了,波及到奧地利。
不過列強的本能還是具備的,不破壞法國人移民,並不等於不能給他們捅刀子。
黑山公國也不是安分的主,只不過周邊兩個鄰居太恐怖了,暫時收斂了野心。
為了奧屬巴爾幹半島穩定,弗朗茨毫不猶豫的決定禍水東引。
這只是小麻煩,影響不到法國人的計劃,就算是發生了衝突,相信拿破崙三世也兜得住。
或許都用不著挑起,他們本身就存在著矛盾。法國人的到來讓黑山公國喪失了吞併阿爾巴尼亞的機會,雙方的關係一直都不好。
……
加里曼丹島,正發生了一件震驚南洋地區的大事,1861年9月12日蘭芳共和國的上空飄起了雙頭鷹的旗幟。
只要瞭解點兒國際常識的都知道,這一面旗幟意味著什麼。
蘭芳共和國也被降級了,成為了新神聖羅馬帝國旗幟的蘭芳自治省,共和國的稱呼被丟進了歷史長河中。
不對,蘭芳共和國這個稱呼是歐洲人給的,在華人圈中的稱呼一直都是蘭芳公司。
從自傢俬營公司變成了自治省,只能算是被收編了。蘭芳總長劉阿生被任命為了首任總督。
外面盛大的慶祝宴會,劉總督破天荒的缺席了。他還在研讀新神聖羅馬的邦國法案,不要看已經加入了進去,實際上他心裡還是沒底。
東西方文化不一樣,在歐洲人看來非常正常的事情,東方人看來就非常震驚。
在很多東方人看來,這些邦國不就是藩王麼?甚至邦國政府的權利比藩王都要大,都快接近周天子分封的諸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