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比奧地利還要窮的普魯士王國,都能夠完成義務教育,沒有道理到了他這裡就推行不下去了。
果斷的踢出了這一條後,弗朗茨發現沒有最坑,只有更坑。
居然有人提出了:教會式義務教育,換句話說就是把義務教育委託給教會,政府撥款給教會,讓教會負責義務教育就行了。
弗朗茨真的很想把提出這條意見的混蛋找出來,然後大卸八塊。
從成本上來說確實可以節省一部分,教堂遍佈全國,學生可以回家去住,省去了學校建設費用;神職人員有其它收入,不靠工資過日子,只要發放一些補助就行了。
可是後果呢?由教會培養出來的下一代,最後是忠於皇帝,還是忠於教會,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弗朗茨不敢小看宗教影響力,從中世紀到現在,歐洲各國政府都在努力削弱宗教影響力,開歷史的倒車,這怎麼可能呢?
這兩條看似可行的坑貨建議,實則包藏禍心,偏偏還有那麼多人認同,弗朗茨不由的感嘆,“國民素質教育還要加強啊!”
……
排除了兩條坑貨建議,弗朗茨說道:“首相,把這三條還算靠譜的意見,提交議會討論吧,從中選出一條最適合奧地利國情的義務教育。”
“是,陛下。”費利克斯首相回答道
所謂的討論,無非是走一個過場,皇帝的意志就是奧地利民族議會的意志。有自己的意見可以,但是不能和皇帝的意見有衝突。
當然,如果能有充分的理由說服皇帝陛下,弗朗茨也是從善如流的,只要是好的建議,他都樂意採納。
教育大臣利奧馮圖斯霍哼伯爵遞上一本厚厚的檔案說道:“陛下,教育部已經做好了義務教育的計劃書,請過目。”
弗朗茨接過了檔案,大約有兩三百頁,他沒有急著開啟,這麼多內容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看完的。
奧地利是多民族國家,國情非常的複雜,在不同的民族地區推行義務教育,所採用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樣。
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多了,最後計劃書也就變厚了。
“霍哼伯爵,初步說說看你們的計劃,已經準備到了那一步了?”弗朗茨關心的問
霍哼連忙回答道:“陛下,教育部派人深入全國進行實地調研過後,決定採用分批式義務教育,先從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地區開始,在逐步向鄉村普及。
今年我們的目標是,把維也納、布拉格、佩奇……等主要城市的義務教育開展起來,力爭在五年內向全國普及義務教育。
這些大城市的學校選址,基本上已經確定了下來,考慮到經費問題,我們原則上是在已有的建築物上面進行改造。
目前已經完成了1023所學校建設,共招募教師34216人,這些老師正在進行緊急培訓,預計會在5月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