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古名幽州。
昔日武則天當政時,陳子昂隨軍出征,來到幽州城。登高望遠,百感交集,留下了傳唱千古的《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此時陳化及站在高大的前門下,吟唱著陳子昂的古句,心中更是五味雜陳。
前有朱有才生死未卜,後有師父元貞尋而不見,村人大仇未報,真真的獨愴然而涕下。
悵然間,肚子又不爭氣地“咕嚕咕嚕”叫了起來。陳化及無奈地摸了摸身上,除了一襲舊道袍和含光木劍外,再無長物。再這樣漫無目的地尋找下去,恐怕師父和仇人沒找到,自己就真的要重新淪為乞丐了。
正思慮,大柵欄內一陣鳴鑼吆喝聲吸引了他的注意。陳化及畢竟年少,好奇心極重,擠開人群湊到內圈去瞧熱鬧。只見一個拳師打扮的老者正當**手抱拳道:“老夫我初來乍到京師寶地,為求謀生,特在這前門大柵欄劃下圈圈,打把勢賣藝,只為混口飽飯吃!”說著,用手一指身旁女孩兒,“這是我閨女,家中遭了旱災,把她帶出來拋頭露臉實屬無奈,好在跟我學過幾年拳腳,今天我們父女倆就一起給各位老少爺們兒施展一二,希望有錢捧個錢場,沒錢捧個人場!”
說罷,又是一聲銅鑼響。老者從兵器架上抄起一杆大關刀,橫刀扎馬擺下架勢。女孩兒手持兩柄亮銀鉤,一個漂亮的亮相引起了圍觀人群陣陣騷動:“呦呵!真俊俏嘿!”“是啊!小模樣兒帶勁,架勢也好!”
緊跟著雙鉤上下翻飛,舞得密不透風,真如一隻銀白的蝴蝶一樣。老者關刀勢大力沉,攻守有度,顯然是個練家子!父女二人兵刃往來,戰在一處,“倉啷啷、叮噹當”鐵器交擊聲不絕於耳。
若按街頭打把勢賣藝的標準,這對父女的功夫可遠遠高過街頭戲子。但京城是什麼地界?百姓們早已看慣了各樣的把式,父女的功夫再好,竟也沒有提起他們太大的興趣。
“嘿!我說老頭兒!你們這功夫不行啊,前幾天有人在這兒練腦袋瓜碎大石才將將把肚子混飽啊!”人群中有人陰陽怪氣挑釁。
老者顯然不服,粗聲粗氣道:“哪個說我功夫不行!我這祖傳的五虎斷門刀法,斬人首級如砍瓜切菜一般!”說著,又向人群中一望,“腦袋瓜碎大石?那我這腦袋還不癟嘍,胸口倒練過兩年,你們要不要看?”
“籲……沒勁!沒勁!”人群中一陣噓聲。
眼見人們要走,老者趕忙手裡託著鐵盤上前討要錢財:“一趟兵器耍完了,各位爺們兒要是覺得不錯,就賞兩個銅子兒給我們父女吧!”
人群卻一鬨而散。只剩下老頭兒領著閨女坐在兵器挑子上搖頭嘆氣。
陳化及看在眼裡,心中突然有了主意。於是走上前去,拱手道:“大叔,你從哪裡來?怎麼會在這賣藝為生呢?”
老者抬頭看了看與他說話的年輕人,見是道士打扮,趕忙起來拱手:“小道長慈悲,我從滄州來,家裡糟了災,沒有活路,只要帶著我的閨女來京城尋口飯吃,怎奈……唉……”說罷,長長嘆了口氣。
陳化及道:“大叔您慈悲,我不是出家道長,您叫我陳化及就好。”
老者又上下打量了陳化及一番,道:“哦,敢為小友有何貴幹呢?”
陳化及道:“我來京城尋找家師,怎奈到今天還沒找到,乾糧盤纏早已用盡,正巧見您父女二位在此賣藝,我想湊個人頭,與您一起掙些盤纏。”
陳化及的想法非常簡單,這樣漫無目的的尋找師父如大海撈針,莫不如在這市井繁華之地擺下攤來招攬人氣,說不定能等來師父也未可知呢。
老者搖頭嘆氣道:“同是天涯淪落人,原本應該互相幫襯。可是……剛才的情形你也看到了,我們父女甩膀子賣力氣,瞧熱鬧的不少,但錢是一個子兒也沒賺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