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崔佳氏果真不錯,知書達理,長相也是如花似玉。給她兒子當小妾有點可惜了……
嚶鳴親自問了崔佳氏願不願意,崔佳氏便紅著臉說:“一切聽憑主子娘娘做主。”
得,這是肯了。
如此,便定了下來。
納妾而已,不需費事,兩頂小轎子,將赫舍里氏和崔佳氏抬去了永琚的阿哥所。因為頭一次納妾,其中一個還是慶妃的親侄女,永琚倒是表現出了應有的重視,在自己的阿哥所設宴,熱熱鬧鬧辦了個納妾之禮,請個宮裡宮外的兄弟們一塊吃了酒。
要知道,阿哥的侍妾太多了,可不個個都能有這個待遇的。
多半都只是無聲無息抬進後院。然後一輩子也是無聲無息,仰人鼻息。
那赫舍里氏也算是沾了崔佳氏的光了,赫舍里氏雖然是著姓大族,但自聖祖朝之後,赫舍里氏便衰落了,何況她阿瑪不過是個六品官,愣是比崔佳氏低了一大截子。
所以納妾當晚,琚兒是睡在崔佳氏房裡的。
因妾室身份低微,入門後也沒資格來海晏堂磕頭請安,不過嚶鳴為表看重慶妃,所以著人送去了賞賜,賞崔佳氏一套文房四寶、兩匹妝緞,為表公允,也賞賜了赫舍里氏一對金簪、兩匹妝緞。
接到賞賜後,二人立刻麻溜跑來海晏堂謝恩,片刻也不敢耽誤。
之前的賞賜是紅棗,接下來就該大棒子了,嚶鳴端正威儀道:“琚兒房裡,從前有個通房宮女,因爭寵尖酸,所以被打發了。你們兩個,都是滿洲上三旗之女,本宮希望,你們二人和睦相處,不許惹是生非!因為本宮不想再看到自己兒子後院起火!你們兩個,明白嗎?”
崔佳氏與赫舍里氏連忙戰戰兢兢磕頭,連忙道“不敢”。
敲打過後,嚶鳴就放她倆回去了,心道,但願以後琚兒的後院能真的安寧。
皇子的侍妾是被資格坐轎子肩輿的,只得徒步走回去。
一路上,兩個侍妾俱是惴惴不安。尤其是根底淺薄的赫舍里氏,昨晚十四爺沒歇在她那兒,她雖然有些傷懷,但也知道那是理所當然的,崔佳氏是慶妃娘娘的親侄女,父親官職也高,她自然爭不過。
方才得了皇后娘娘賞賜,赫舍里氏原本還十分興奮,以為是皇后娘娘看重自己,跟人一打聽,才知道,崔佳氏也有,而且跟她不大一樣,得了一套文房四寶,據她所知,崔佳氏的阿瑪是進士出身,算得上書香之女了,據說也頗通才學,而皇后娘娘據說也是頗有才名的。
如此可見,皇后娘娘果然更喜歡崔佳氏一些。
可皇后娘娘的敲打,倒是叫赫舍里氏摸不準了。
走到半路,崔佳氏停了下來,她道:“前頭的接山秀房是慶妃娘娘的宮苑,我想去磕頭請安。”
赫舍里氏雖然也想拜見慶妃,但她不是那種不識趣的人,便笑著點了點,豔羨道:“有慶妃娘娘這樣一位姨母,姐姐真有福氣。”——宮裡有靠山,就是不一樣……
幾位阿哥從蘭臺學宮回來了,慶妃的心情一直極好。雖然回宮以後,還得繼續讀書騎射,但終究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慶妃心中甚安。如今天熱兒了,慶妃挑了輕薄透氣的杭細,打算給兒子永璟做一套貼身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