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是《水滸》裡的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本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希望能報效國家及個人的仕途上有所建樹,但最終真正認清了統治階級的真面目,原來的幻想徹底破滅。
直到這時他才忍無可忍,激起了復仇的怒火,下決心叫仇敵“骨肉為泥”。最後被逼殺死仇人,投奔梁山,終於走上反抗的道路。
由忍辱屈從到被迫反抗,這是林沖性格的根本轉變,所以程小樓這出《夜奔》始終都緊緊扣住了一個“逼”字。
“俺林沖。一時憤怒,持劍殺死高俅奸細二賊。多蒙柴大官人贈俺書信一封,薦往梁山。白日不敢行走,只得黑夜而行。呀,適才間星明月朗,一霎時霧暗雲迷。看前面黑洞洞,想是人家村莊,待俺趲上前去。”
“呼呀,我當是人家村莊,原來是座古廟。看門兒半掩半開,待俺挨身而進。黑夜之間,認不出是何神聖。神聖嚇神聖。保佑弟子林——唔哼!且喜四顧無人,待俺閉上廟門。神聖嚇神聖,保佑弟子林沖,一路無災無難,早到梁山,借得兵來,報了深仇,自當重修廟宇,再塑金身。嘿,俺的身子有些睏倦,不免在神聖案前,打一盹睡,醒來再走。正是:一覺放開心定穩,夢魂千里到陽臺。”
“啊呀,唬死我也,嚇,嚇死我也!適才閤眼,分明神聖囑咐,今有金槍手徐寧,帶領官兵五百,追至黃河渡口,特來拿我。此時不走,更待何時。不免拜謝神聖,開了廟門,甩開大步直奔梁山走遭也。”
第一段點絳唇之後,緊接著便是一大段唸白。
其實這一段唸白看似容易,實則極難。
這兩段唸白既交代了夜奔的緣由,也交代了林沖當時的心理活動。
夜奔梁山,其實是被逼無奈之舉。
但凡還有別的選擇,他也不會走這一步。
?程小樓這出《夜奔》戲曲調優美而又慷慨激昂,曲牌有崑曲獨有的特點,整齣戲有《新水令》、《駐馬聽》、《折桂令》、《沽美酒》、《雁兒落》,外加一個《點絳唇》總共六個曲牌。
第一段曲牌《點絳唇》之後,緊接著便是曲牌《新水令》和《駐馬聽》。
“按龍泉血淚灑徵袍,恨天涯一身流落。專心投水滸,回望天朝。急走忙逃,顧不的忠和孝。”
“涼夜迢迢,涼夜迢迢,投宿——休將門戶敲。遙瞻殘月,暗渡重關,急走荒郊。俺的身輕不憚路迢遙,心忙又恐怕人驚覺。嚇!嚇得咱魄散魂消,魄散魂消,紅塵誤了五陵年少。”
程小樓唱的《新水令》和《駐馬聽》這兩段唱詞,其實是林沖敘述自己心情和路途環境的淒涼。
“想俺林沖,在那八十萬軍中,做了禁軍教頭,徵那吐蕃的時節呵!實指望,封侯學那萬里班,到如今——生逼做叛國紅巾,做了背主黃巢。恰便似脫扣蒼鷹,離籠狡兔,折網騰蛟。救國難誰誅正卯?掌刑法難得皋陶!似這鬢焦梢,行李蕭條。此一去,搏得個斗轉天回,高俅!管教你海沸山搖。”
第三段曲牌《折桂令》,實際上是《夜奔》這出戏的主曲。
程小樓在唱這一段的時候情緒激憤難當,唱唸做打可謂是大開大合,每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放開到了極致。
因為這一段是林沖抒自己的抱負和如何能報深仇的激憤情懷,只有用看似誇張的動作和唱腔,才能將這段戲的情緒抒到淋漓盡致。
當程小樓唱到“實指望”時,用左雲手跨右腿半弧形到上場門,用右拳左手伸大拇指作“英雄指”,變換左手握劍,右手伸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