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奔》是出自程小樓前世中國明代山東李開先所著《寶劍記》傳奇中一折。主要講述了林沖被奸臣高俅陷害發配滄州後,草料場被高俅差來暗害他的兩個奸賊所燒,憤而殺死仇敵連夜投奔梁山的故事。
戲一開始,就響起了鏗鏘有力的鑼鼓點,瞬間渲染出了一股緊張的氣氛。
鑼鼓點越來越急促。
突然。
“咳嘿!”
一聲粗狂衝充斥著金戈鐵馬般的內白後,一襲箭衣,腰掛寶劍的程小樓就雙目如電的衝了出來。
程小樓出場的動作,既不是“起霸”,又不是“走邊”。
“起霸”多用於大將出場。
“走邊”則是短打角色居多。
此時程小樓扮演的林沖雖屬大將之流,穿著便服出場所以定位“箭衣”。
他在二者之間既不能像長靠武生,身段大而剛猛,又不能象短打武生動作小巧利落。
所以單從一個出場的動作,程小樓就結合了靠把武生的大氣,短打武生的利落,加上書卷雍容氣息來烘托林沖此時的身份背景。
他這一個出場的動作,在激烈的身段中沒有絲毫丟失八十萬教頭的身份和風度。
《夜奔》中林沖一角屬於“箭衣武生”,既有長靠武生的大將之風,氣勢不凡,工架優美、龍行虎步間盡顯穩重端莊之氣。又有短打武生的矯健靈敏,舉手投足間盡顯漂,率,脆!
僅僅只是一個出場的動作,程小樓就不知道引得多少人隔著螢幕大聲叫好。
不僅是尋常的普通戲迷,就連很多梨園之人,看到他這一連串乾淨漂亮,沒有絲毫脫離帶水的亮相,都驚的眼睛都直了。
“數盡更籌,聽殘銀漏,逃秦寇,噯好,好教俺,有國難投,那答兒相求救?”
第一段的曲牌名為點絳唇,前兩句描寫林沖在夜間行路的情景,後三句則是訴說自己的遭遇以及所處的環境。
這幾句唱詞粗略介紹了林沖的遭遇。程小樓身段和戲詞結合,表示求救無門,束手無策。他的每一個動作、身段、眼神,都可以說完全是形象的肢體語言。
戲一開始,程小樓就用一段仙呂宮調點絳唇完美的詮釋了武生戲的“字字有身段,招招不含糊,唱腔滿宮調”的超高境界。
“欲送登高千里目,愁雲低鎖衡陽路。魚書不至雁無憑,幾番欲作悲秋賦。”
“回首西山日已斜,天涯孤客真難度。丈夫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