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泰開篇即語驚四座,聽者反響卻各不相同。
有人暗自叫好,有人木然以對。
還有人暗自憤憤不平:蜀王府富甲天下,護**兵精糧足,自然能夠所向披靡。
可憐老子的兒郎們,餓了幾年飯,欠了幾年餉,個個面黃肌瘦,衣不遮體,爹媽倒床,老婆賣 淫,兒女討口……官軍剿賊,那是越剿越窮,越窮越剿!簡直就是兩個叫花子爭碗餿稀飯……只要以後飯夠吃,餉足額,老子世代的將門,恩養的家丁,必不遜於你們這幫草標……
誰知,吳泰接下來一番話,不僅讓那些不服不平者面紅耳赤,且還讓他們心中大懼。
“士卒窮困,天下鹹知。是朝廷真無糧無餉否?
非也!
僅是遼餉一項,天下田畝俱加派一分二厘!又有練餉、剿餉。三餉合計歲入一千六七百萬!
這一千六七百萬兩銀子盡分之於天下兵士,一人一年何止於十兩!
還有數不清的加派加徵,皇莊皇店官田軍田繳交的糧食……
這些銀子和糧食去了哪裡?
眾所周知,被朝廷的文武大臣貪了去!
一筆錢糧繳上去,士紳貪、官員也貪;外官貪、朝官也貪!
一筆錢糧撥下去,宦官貪、內閣也貪;文官貪,武將也貪!
如此雁過拔毛、層層剋扣,到了士卒手裡還剩多少?半兩亦無!
難怪士卒賣兒售女,羸弱不堪!
朝廷大臣常言:汰無用之老弱,養精銳之敢戰。於是軍中便傳言道,那些家丁精銳是用士卒的兵血養出來的。
此言大謬矣!
家丁所得之銀,不過本來應得之銀,無非未被貪去而已。何必冠之以‘恩養’,故意混淆視聽、嫁禍於人?”
吳泰此言若公之於眾,不僅普通計程車卒有譁變之憂,就連身邊恩養了多年的家丁,恐怕也會離心離德。
沒想到這個並不喜歡拋頭露面的吳泰,也是個殺人不見血的狠角!
若是一般的錢糧師爺敢如此口無遮攔,早被我等鐵拳給錘扁了!
可這吳泰卻不能。不因為他是護**的總後勤官,而因為他身邊坐著蜀世子朱平槿!
難道,今日我等有一場厄運?早晨的天氣微風和煦,一些人卻聞到了空氣中的燥熱。
“……後勤,軍需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