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四百五十九章 龍脈之山(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四百五十九章 龍脈之山(三) (1 / 3)

漪靈池邊,楊柳枝下。石泉老王杵著柺杖,把他不請自來跑到保寧府來真實目的抖落出來。

“聽說世子媳婦曾問鄭長史,四川走出過帝王沒有。鄭長史答,絕無先例!世子,你可知是何緣故?”

老婆的大嘴巴在宗室裡已經聲名遠揚了。

這不是好事!朱平槿心想,搖搖頭。

“哎呀,你年輕,不知道也不奇怪!”牌桌上佔了便宜,石泉老王又開始佔年齡的便宜。

朱平槿心想,今日石泉老王表現如此奇怪,莫不是要與本世子討論何日造反?

“世子呀,你看這蟠龍山,像個什麼?”

“以山形取名,自然就像一條蟠龍!”

“不錯!”

石泉老王一臉嚴肅,讓朱平槿重新認識了他。

“如果有人鋸斷山脈,那就斷了我蜀地龍脈!蜀地千年不出帝王,便是為此!”

“什麼?”朱平槿驚問道,“當真如此?”

“自然是真的!此等罪魁禍首,便是妖道袁天罡!”

……

袁天罡,在朱平槿的印象中,是個亦神亦鬼、半人半仙的人物。

傳說袁天罡是隋末唐初成都府人,天文地理、風水堪輿、星相面相,無一不通。

最著名的故事之一,是說袁天罡給少年武則天相面。他見著男扮女裝的武則天便大吃一驚,連道此子若是女兒,必為“天下之主”;

最著名的故事之二,叫做“金針穿錢眼”。講的是袁天罡為自己尋找墓地,走遍天下,結果走到了閬中西南不遠處的天宮院。他便在此地埋下了一枚銅錢作記號。

不久後,另一位風水大師李淳風也因為尋找墓地來到了此地,又在此地插下了一根金針,留作記號。後來兩人碰頭一交流,發現竟然選中了同一塊地方。雙方爭執不下中,兩人挖出了各自的記號,赫然發現金針穿進了銅錢眼中。於是兩人只好各自後退五里,另選墓地。

若袁天罡只是一個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或是風水大師,也就罷了,最多不過是給後人留下一些有趣的談資。然而袁天罡還是一個熱衷於未來學研究的大家,這就觸動了政治的紅線。

袁天罡與李淳風合著的《推 背圖》,預言了每一個王朝的動亂、災禍和宿命,成為了統治者內心的夢魘。因此,此書被歷朝歷代列為禁書,即便在朱平槿的前世也一樣。任何談論袁天罡和他的書的言論,都可能被外界理解為不臣之心。因此,袁天罡在世人的眼中,越發神秘莫測起來。

可是,近期成都府又出現了一些預言未來的小冊子。這些小冊子的作者,由禁忌中的袁天罡,變成了明初的開國功臣劉基,什麼《燒餅歌》,什麼《透天玄機》,什麼《劉伯溫金陵塔碑文》拓片,盡是一些烏七雜八的東西。

不用多說,一定是有人想,既然不能落名袁天罡,那劉伯溫總可以吧?於是託名劉基,散佈一些神秘主義的言論,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難道這股風潮已經席捲了蜀地宗室,連石泉老王這位徹頭徹尾的拜金主義者也被套了進去?

朱平槿眉頭一皺,感覺到此事背後的複雜性。

“……大小蟠龍山如蛟龍盤繞,鳳凰山高舉鳳頭,張開雙翅,若攬若抱。蟠龍鳳凰,成龍鳳之勢,有天子之氣。故此妖道袁天罡便命人將大小蟠龍山結合之處砍斷,以破龍脈!砍斷之處,留下一處‘鋸山埡’。從此龍脈一斷,我蜀地便永無天子之出!以老朽所見,當……”

“不忙!”朱平槿微笑起來。他指了個視野開闊的池邊亭子道,不如改到那裡去談。

世子如是安排,必是怕人竊聽,也說明他對此事的重視。

石泉老王跺跺龍頭柺杖,高興地跟去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