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閬中城壽王府頹圮(TUIPI)的承運殿平臺上北望,一道青色山脊線此起彼伏地環繞著整個閬中城北。這座山脈,便是蟠龍山(又名盤龍山,注一)。
蟠龍山夾在U字型的嘉陵江河道中間,向北遮蔽了閬中城,因此,蟠龍山與江南的錦屏山、白塔山一樣,成為閬中城外圍的天然屏障。
山上有保寧千戶所的築壘,也有許多名勝。隨著川北戰事的勝利以及戰局的穩定,重臣會議逐漸形成共識,放鬆下來的朱平槿接受了老婆的強烈建議,離開了喧鬧爭吵的保寧城,來到了清雅幽靜的蟠龍山度假。下榻之所,便是蟠龍山下的著名景點——盤龍池館。
追隨著朱平槿的腳步來到盤龍池館的,除了他的老婆,還有他機靈古怪的堂妹太平縣主以及蜀藩宗親中輩分最高、年齡最大的郡王石泉老王。
這個盤龍池館之所以敢稱為“著名景點”,是因為嘉靖朝的著名耍哥、帥哥兼才哥,山西蒲州(今運城永濟)人楊瞻為其評了座次,贈了美詩。
時任四川按察司僉事、川北分巡道的楊瞻在公務之餘,決心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旅遊業帶動本地的經濟轉型升級,打造閬中旅遊經濟的新名片。於是乎,組織官員士紳對閬苑仙葩之地的所有景點盤了一次家底,搞了一次評審,為此得出了閬中的“十大景點”。
其中,“錦屏春色”有幸排名第一,而“盤龍池館”則排名第六。
評審會結束,評委一起腐敗。酒酣耳熱之際,眾人一鼓譟,楊瞻一興起,便給每個景點都寫了一首詩。
其中《盤龍池館》一首雲:
蟠龍山下漪靈池,臺榭擁蒼入望奇。
泉石暢懷偏費酒,風花供興好題詩。
片雲起處飛雙閣,萬柳叢中梭一鸝。
縱是習 家煙景別,不思撩動少陵思。
景因人而名,人也因人而名。
楊瞻敢於以己名景,那是因為他本人同樣非常“著名”。
耍哥、帥哥兼才哥,只是“著名”的基礎條件;
仕途通達,後來當到通議大夫、兵部左侍郎,死了才追贈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也並非位極人臣,故而只能是“著名”的官場條件。
楊瞻真正的“著名”的原因,是因為他的遺傳基因強大無比。
嘉靖、隆情兩朝有一名臣,以“出將入相”著稱於明史。
其人魁梧豐壯,遇事安閒,有膽有識有度量。入朝四十年,始終以兵事著稱。他曾經統帥大明的北部邊防軍,擋住了蒙古俺達的進攻,促成了隆慶五年“俺達封貢”的實現。
更為時人所稱道的,是他人緣極好。他身前讓皇帝視為骨耾之臣,讓政治對手(嚴嵩)佩服重用,讓同黨(徐階)敬重依賴,讓天下士林推崇備至。高拱主政時是他營救徐階,張居正主政時又是他營救高拱。
天下鬼才嚴世藩認為:天下之才只有三個,惟有鄙人、陸炳(注二)和他。以“明珠不怕磨”而著稱於世的首輔張居正都排不上號。
這位名留青史的大臣,便是楊瞻的兒子,歷任宣大總督、薊遼總督、兵部尚書、吏部尚書,身前封少師兼太子太師,身後贈太傅的楊博。
楊博的兒子楊俊民,雖然沒有他爹有名,但也輕鬆當到了戶部尚書,追贈少保。
朱平槿的前世,姓馬的都比較厲害:馬克思、馬化騰、馬雲、馬克龍和馬賽克;
朱平槿的今生,姓楊的人都比較牛逼。明初“三楊”楊士奇、楊榮和楊溥,四朝元老楊一清,成都府新都縣的老子宰相兒狀元楊廷和與楊慎。
楊瞻的基因比他們還要厲害。他一門三尚書,三代正一品。作為文臣加銜頂峰的公孤官,他老楊家一抓一大把。
有這樣的牛人為閬中的“十大景點”站臺吶喊,這些景點想不火都不行。唯獨遺憾的是,大明朝沒有大小長假,自駕遊也不太流行,所以當朱平槿一行人住進“盤龍池館”時,真是清淨得嚇死人。好在有一個呱噪不堪的堂妹填充人氣,所以他也就沒有那麼煩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