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力量大,此言不虛。幾百流民外加幾百水手再加幾百縴夫一起動手,這幾十條大船上的萬石糧食很快便搬空了。
岸上的糧倉已經放不下,只得壘放在碼頭上。捱過今晚,明日便有土家百姓帶著獨輪車前來,幫著搬運到野三關。聽說以後還有王府的糧船沿清江上溯到施州衛,那時就算夷陵來人再多也不怕斷糧了。
看著堆積如山的糧包,宋浩覺得自己做了件天大的對事。他滿意地挺直腰桿,將額上汗水刮下摔在地上。遠處高地上的一顆大樹下,王府的大人們還在與土司交涉。看來,這鄒政綱的事情真的很棘手。
“浩娃子!”一個陰魂不散的聲音叫醒宋浩,原來又是老李頭。
“你說我們耽擱了行程來搬糧,王府真的能給你升官?”老李頭前些日子還在關心先入蜀地分田的事,可今天的關心就變成了宋浩的官位。看來中國百姓都知道,這分田分地再重要,但也比不上升官發財更重要。老李頭的這個問題兩天裡已經問了不止二十遍,看來他根本就不相信宋浩所謂搬糧升官的說辭。
“爹,你想想,軍隊最需要的東西是啥?”宋浩不得不與老李頭說得更深些。
“兵器?戰馬?丁壯?銀子?糧食……”
“就是糧食!”宋浩連忙打斷道:“軍無糧則自散!我仔細問過唐黑地形道路。他道,從夷陵到施州衛六百里,從施州衛到蜀地萬縣還有四百里。我們走得慢,一千里路上要走四十天!我們一天得吃一斤多,爹你想想,能從夷陵背五十斤糧走到蜀地嗎?”
“不成!”老宋頭搖搖頭。揹著五十斤走一千里山路,那豈不把人累死?
“所以我們要在路上補給幾次。我估計,野三關一次,施州衛一次,施州衛之後還有一次……”
宋浩的細緻分析被老李頭打斷了:“上頭髮糧食與你升官有啥干係?”
看來,關係到老李頭女兒幸福的任何事情,他都不會含糊的。
“沒有糧食,夷陵那些十幾萬人能走到蜀地嗎?”宋浩不得不再次說明,“夷陵那些人到不了蜀地,那……蜀王府的想法不就落了空?”
“王府啥想法,你跟老漢說清楚。”
春姑嫁給了自己,那麼老李頭與自己是一家人了。宋浩想了想,終於決定再露一點實話:“有了人,就有了兵。有了兵,就有了天下!要不然,京師那皇帝老兒怎麼派東廠番子盯著蜀王府!”
“你是說……”老李頭大驚失色。
“爹,禍從口出!這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千萬別給外人說!還有,拿住東廠番子的事情,叫鄉親們也不要對外人說起!這可是要惹禍上身的!”
“放心,浩娃子!等那蜀地的世子得了天下,你就成了有功之臣,我家春姑就成了誥命!這等好事,我可不會亂說,平白讓別人家得了好處!”老李頭偷偷奸笑著,臉上的表情歡喜得好像撿了個元寶。
“行,爹。您先忙著,上官找我說話!”看見那揹著紅綢大刀的上官遠遠在樹下向他招手,宋浩趕緊打發了老李頭,向山坡上跑去。
……
“既然你以前當過官軍,你覺得官軍怎樣?能不能打贏流賊?”問話的人不是揹著刀的上官,而是一位年輕的公子。公子的旁邊,還坐著兩個人。長鬚老者面容瘦削,但精神矍鑠;虯鬚武夫儀表堂堂,神采飛揚。
“這位是蜀地天家的貴人!”呂三見宋浩發愣,便向宋浩介紹公子。
既然是天家貴人,宋浩便老老實實跪下來磕頭回話:“小民覺得,河南官軍就是一群打著官家旗號搶劫的流賊!小民新蔡老家的幾個莊子,都被官軍禍害慘了!流賊打流賊,半斤對八兩,比的便是誰的人多,誰的馬壯!官軍哪有流賊多?流賊一來幾十萬,官軍也就幾千幾萬……”
這保安隊長不僅個子高、力氣大,而且還很會說話。他在回話中特意加上了“河南”官軍這樣的限定語,既表明了態度,也避免了誤會。朱至瀚非常滿意地點點頭,表示他認可了宋浩的說辭。
“我主仁慈,救人活命,故天下流民無不爭先恐後歸附之!本公子方才得到訊息,這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