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第五百九十章 河淮驚變(十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九十章 河淮驚變(十三) (1 / 4)

陰陽,天地萬物之兩極。是陰壓倒陽,是陽壓倒陰,還是陰陽在爭鬥中達成了平衡。總之,一場影響未來河淮局勢的軍議,在城父古鎮那汪碧水清波的池塘邊,在那座幽雅恬靜的水榭中,達成了一個令眾人都能接受的結果。

城父議事之後的第三天,幾隻軍隊同時離開了駐地,向各自的目標展開了行動。

河南分巡汝南道僉事王世琮親率馬進忠的義子,偏將馬維興數百人之軍從河南鹿邑出發,進攻了殘民寥寥的豫南重鎮陳州及附近的商水縣。與此同時,馬營驍將劉之良收復了官跑民散的項城、沈丘兩縣。

豫南地區被慘烈的戰爭和酷烈的天災反覆蹂躪,早已變成了人間地獄。因此馬營收復一州三縣,真是一路順風,狂飆猛進。

南直隸這邊可大不一樣。

在一個薄霧繚繞的黎明,襄陽參將楊國棟率數千人馬突然包圍了潁水之北的太和縣。

被突然嚇醒的太和知縣戰戰兢兢爬上城頭,一面擦拭眼角異物,一面苦思退兵之法。

來者自稱湖廣官軍,前不久從開封城外退下來,奉命前往六安增援黃、劉二部,希望進城修整採買,然後借船渡河。

對於流賊這種下等的詐城伎倆,老謀深算的太和知縣嗤之以鼻:誰不知道左平賊早在一個半月前就敗在開封城下,怎麼現在還有開封潰兵!

不過,為防止流賊惱羞成怒,憤而攻城,太和知縣嚴令城頭不答覆、不罵陣、不放箭,簡稱三不政策。總之,城上一點動靜不得有,要讓流賊摸不清城中底細!

就在知縣大人排兵佈陣之際,等了半晌的官軍突然解除了包圍,頂著中天的烈日湧向太和城南的潁水渡口。他們搶了船隻便渡過河去,很快蹤影全無。

官軍終於走了,太和城裡的上下人等大鬆了一口氣。然而沒等他們把氣喘勻,北面又來了一隊人。好在出城的探馬 眼睛賊亮,一眼便認出了帶隊的頭領:原來是聲名遠震的鹿邑豪俠丁恆昌!

知縣大人聽說丁大俠應署潁州事的楊通判之邀領鄉兵前往州城守備,頓時喜出望外。

若是留下這隊強兵助陣守城,冒充官軍的賊人殺回來也不怕!

知縣大人連忙開了城門,親自出城迎接。誰知兩人甫一見面,寒暄未畢,丁大俠便問知縣道:先前襄陽楊參將的隊伍可在城裡?

難道中午渡過河去的隊伍果真是官軍?知縣大人略感意外。

當然是!丁恆昌急問道,難道知縣大人把楊將軍關在了城外?

那當然了!知縣大人提起中氣回答,本官豈知是官軍還是流賊?再說了,若是官軍,本官更不能讓他們進城!官軍什麼德行,你丁大俠比本官更清楚!

誤矣!丁大俠大急道,那楊將軍是有名的秋毫無犯!於是,楊將軍散家財以餉軍,練虎賁自請纓的故事又被講了一遍。

“哎呀,本官倒是錯怪一員良將了!”知縣大人裝腔作勢一番長嘆。

楊將軍百般皆好,唯有一項人格缺陷,知縣大人您想知道嗎?

當然想知道!

睚眥必報!

難道本官惹上事了?知縣大人心中咯噔一下。

你惹上大事了!丁大俠嚇唬道,大人危矣!

獻賊和革左賊正與黃得功、劉良佐兩部激戰,楊將軍千里馳援,卻被你阻在城下!若是黃、劉兩將軍兵敗,你就等著聽參吧!至少,一個昏庸誤事之罪跑不了!

那知縣一聽不對,豐富的政治智慧瞬間滿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