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隱於野(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隱於野(一) (1 / 4)

有繁華處便有清涼處;有喧鬧處便有冷僻處。世間萬物皆如是,一陰一陽,陰陽相對相生。

從殺戮的戰場來到繁華的都市,從揮師疆場取人性命到周旋宮闈求婚聯姻,林言幾乎在短短的一瞬間,人生方向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這彎轉得太急,轉得他暈頭轉向,但他卻只能強忍不適,逢人便做笑臉,見景便掉書袋,以免壞了世子朱平槿“蜀楚聯姻”的宏偉大計。

然而,這偽裝出來的東西,終究不是真的。一旦別人湊近細瞧,那還是要露餡的。

四月初,被楚王府冷落在驛館許久的林言和太監李四賢,終於走上了行賄獻禮的官場晉身老路。趁著楚王妃大壽的機會,他們獻上了蜀王府的府內珍藏——一對翡翠飛鳳赤金釵。

據說這對翡翠飛鳳赤金釵的原料來自遙遠的緬國,經過了蜀中名師的精雕細琢,一支釵體赤紅如血,一支釵體青翠似碧,兩兩相映成趣,端的是十分罕見。為了讓這份珍貴的禮物到達楚王妃跟前,林言和太監李四賢還另外向楚王身邊當紅的承奉正、大太監許廣奉上了銀鈔一萬。

然而事與願違,兩人根本沒有得到壽宴的邀請。

後來據楚府長史徐學顏的回報,眾多禮物只是在楚王妃面前過了一下眼,然後就被入庫封存。楚王妃和她的那位天之驕女甚至沒有伸手摸上一摸,開口問上一問,這些禮物是誰送的!

被楚府戲耍了!這是林言和李四賢的共同感覺。

他們有心立即迴轉四川,離開這陌生且不友好的環境。只是王命難違,他們也只得快馬奏明情況,等待世子朱平槿的旨意。

誰知,他倆等來的不是朱平槿的旨意,而是蜀藩的國舅爺,林言年輕的老上官羅景雲。

……

同樣還是崇禎十五年五月初五,端午節。

楚王妃攜郡主朱鳳德在武昌城東的東湖舉辦盛大的賽舟遊船詩詞唱和大會,楚中名流高官以及已經抵達武昌參加今年秋闈的學子都有幸應邀。

或許是那對翡翠飛鳳赤金釵在楚王府陰暗的地下庫房中發揮了神力,已經對聯姻使命徹底絕望的林言也得到了一份請柬。

然而,就在賽舟遊船詩詞唱和大會進行得如火如荼高潮迭起之時,本該側身於喧鬧繁華處的林言,身影卻隱沒在東湖南岸邊邏迦山(今珞珈山)巨松大柏的莽林之中。

林木森森,花草盈盈,一條石砌小路時隱時現。人沿著這條小路上下起伏,左彎右繞,很快就會迷失了方向。

但若此時能在林間尋得一個疏朗之處,極目遠眺,就可辨明自己的方向。

見著碧藍的湖水,那是東湖之水,自己面朝北方;

見著山峰挺立,寶塔巍峨,松柏掩映的殿宇樓閣,那是洪山之巔,自己面朝西方;

見著湖濱外山影朦朧,那是磨山之軀,自己面朝東方;

見著曠野中通衢無極,那是武昌至咸寧的官道,自己面向南方。

不過,與其林間偷窺一二,不如一鼓作氣,上到山巔,四方景緻八面風光,頓入吾胸。

邏迦山頂,一處巨大的夯土臺矗立在數十丈方圓的空曠處中央。臺邊殘存的磚石城堞告訴遊者,這裡曾經是某朝某代留下的一個軍事要塞。至於作用嘛,多半便是烽火臺瞭望樓一類的。

只是這武昌城自從洪武初年建藩封楚,三百年太平無事,這沒甚用處的夯土臺也就廢了。不知何人花了許多心思,又廢了許多銀子,以白石在夯土臺上壘砌了一座高大精緻的雙層涼亭供遊人觀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