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顧絳看來,諸葛亮的《隆中對》小正而大誤。不僅犯了N個大錯誤,而且犯了個無可挽回的大錯誤。
蜀漢之荊州,則大明之湖廣;蜀漢之益州,則大明之四川、貴州、雲南、陝西之漢中。荊州和益州,《隆中對》中的兩個關鍵地名,是顧絳論證中繞不過去的兩個障礙。
時間先回到公元前,從劉玄德的老祖宗小劉同學說起。
話說鴻門同學會之後,先入關中的小劉同學沒有得到富饒的關中,反而被組織分配到了煙瘴之地,領漢中、巴蜀四十一縣。
劉邦想翻臉,又怕班上的楚霸王項羽揍他,只好裝出副可憐兮兮的樣子,向前來表達緬懷哀悼的同學說:
你們看清楚了吧,霸王是如何欺負我的!老子反正被打發到天涯海角去了,再也回不來了。你們這些同學們,與楚霸王早不見晚見……哼哼,各自珍重吧!
劉邦走了,而且燒了棧道,再也見不到了,可是他臨走時放出的重話還沉甸甸留在同學們心中。果然沒多久,他那些被欺負得狠了的同學便開始造霸王的反。
作為班上說一不二的老大,霸王項羽知道班上對他最有威脅的,不是那些爭名奪位瞎鬧騰的人,而是那個心思深沉而且人緣很好的小劉同學。於是霸王一面出發去痛打那些造反的小朋友,一面找了三個出身本地混過社會的小弟,分別名叫章邯、司馬欣和董翳(YI),讓他們盯住南面漢中的小劉。
可這三位小弟因為有案底在身,所以理不直、氣不壯,對於曾經戴過紅袖套,當過社群治安主任的小劉同學有種老鼠對貓的天生畏懼。
出征前,霸王敦敦告誡這三位小弟,給他們打氣說:
守關中我不如你們,打關東你們不如我!你們的任務就是在本霸王勝利凱旋之前,守住關中!記住本霸王今天說過的話:
那小劉一定會反!
老大這席話,讓三位本地混混半信半疑。霸王走了,三位小弟也不敢怠慢,立即劃分責任領域,實行區域聯防,創新網格化管理,同時派出無數的便衣臥底,前往漢中偵查。
便衣臥底很快報告:小劉已經築臺祭天,拜韓信為大將!
我操!小劉果然要造反!
大哥真是神了!三位小弟大驚失色,一面給大哥發微信,一面抄起棍棒等著棧道口。只要小劉在門口一露頭,就把他打個半死!
然而小劉就是不露頭。
啤酒喝完了,花生也嚼完了,還是沒有動靜。三位等急了,於是命令手下:再探來報!
便衣臥底的效率就是高。這一次的報告比上次還快:小劉正在修復燒掉的棧道!
我切!棍棒頓時哐嘡掉了一地。
從漢中到關隴,相當於從一樓爬到一百零一樓。
小劉那龜兒子的還在修樓梯,那我們急個屁啊!哥幾個,再開幾箱,走起!
幾箱啤酒接連下肚,三位社會小弟狀態百出。
一位霸住馬桶;一位人事不省;還有一位醉眼朦朧,到處找車鑰匙。
就在此時,勤於公事的探報又到了:
大事不好,小劉那龜兒子不按套路出牌,從屋後的消防樓梯爬上來了!
說話之間,小劉領著人已經出現在陽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