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五百四十章 天下之吭(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五百四十章 天下之吭(三) (3 / 3)

……

荷爾蒙過剩的宋振宗想著他的心上人小紅;

善調陰陽的鄭安民想著太平縣主、朱平槿和羅姑娘;

而上位者朱平槿卻想著他的大明天下。

在幹部們關心的婚禁問題上做了重要指示,朱平槿便問起了關心的問題,一個關乎蜀王府未來發展方向的戰略性大問題,一個必須凝聚蜀王府上下幹部共識和意志的大問題。但這個所謂的大問題,不是最近才冒出來的新問題,而是一個老而又老的老問題。

那就是護國軍一旦出省,軍事力量的主要投送方向或者投送地區在哪裡?

即軍事力量的戰略重心在哪兒?

現實的方向有三個:北、東、南。

三者必擇其一。

朱平槿最早嘗試戰略方向的選擇,是在瀘州。

在護國軍的前身護商隊即將北上川北與土暴子掰手腕之前,時任總參謀長的賀有義向朱平槿建議,實施“北守南攻”的策略。

即利用少量軍隊在川北與土暴子爭奪要點,主要資源則投放到張獻忠再次清掃過的川南瀘州附近。

當時,剛剛管蜀王府事的朱平槿手中僅有很少一點兵力,又急於擴大蜀王府在全川勢力,鞏固自己的地位。因此,賀有義的建議得到了朱平槿兩口子的大力支援。

松林山整編尚未進行,就來了個規模宏大的“四川填瀘州”。

譚思貴三個排百餘人和高登泰的土司兵率先進入瀘州,拿下了瀘州的土皇帝馬應試,隨後掩護著十萬百姓陸續進入了瀘州這個各方力量薄弱的真空地帶,建立和控制各級政權組織,組織百姓屯墾和開荒。

一年過去了,如今瀘州已經成為蜀王府各地王莊的樣板。

瀘州王莊控制著瀘州、合江、納溪、江安等一州三縣的地方官府,控制著瀘州衛和九姓長官司一流一土兩個軍事單位,控制著約二十萬遷移與投獻的莊戶,控制著一百二十餘萬畝耕地。

在農業、工業以及社會管理等諸多方面,瀘州都走在了四川王莊的前列,甚至成為了王府幹部的培訓基地。

這一切都說明,“北守南攻”的策略和“四川填瀘州”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

在一省一地如此成功,那麼能不能將這個策略放大到更大的範圍中去呢,比如全國的範疇?

從朱平槿所在的成都府放眼向南,有川南山地,有云貴高原,有廣東廣西,這些地方總的來說地廣人稀,發展潛力巨大,還是朝廷統治力量的薄弱區。

如果能趁著朝廷與闖賊糾纏中原、無力南顧之際,趁機拿下貴州,進而席捲滇桂粵三省,從而在中國的西南部數省形成一種事實上的割據,便可極大地提升朱平槿的實力,確保朱平槿有著廣闊的戰略後方。

這種戰略,朱平槿稱之為“南向戰略”,又詩意化的稱之為“向大海進軍”。朱平槿將賀有義放在瀘州,後來又將他調往遵義,擴編他統率的護國軍第六團,實施上就是用賀有義來為南向戰略背書,用他的實踐來試探能不能闖出一條向南的道路。

然而,這條南向之路很快遭到了來自蜀王府內部的干擾和反對。

一股更強大的力量將護國軍推向了東方,推向了那條宛如銀帶一般纏繞在華夏大地身上的大江。

&n.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