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五百二十九章 抓與不抓(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五百二十九章 抓與不抓(二) (1 / 3)

也難怪廖大亨在抓人前先摳頭皮,劉宇亮此人確實不好抓。

劉宇亮字季龍、號蓬玄,綿竹縣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翰林學士出身。

劉宇亮身材矮小精悍,極善揣摩上意,更善政治作秀,天生是位政治舞臺上的好演員。

劉宇亮看出方今天下多事,皇帝不喜文而注重武,便拋下翰林學士文縐縐的外表,每日裡舞刀弄棒,談論兵事,甚至與僕僮角力為戲。若有人向他請教經史子集,他便擺出一副不屑為之的架勢;若有人與他議論兵事,他便擺出一副胸有成竹的姿態。翰林院中凡是與文事相關的工作,比如修纂、直講、典試之類的工作,他一律拒絕。

如此久而久之,劉宇亮便以熟知兵事聞名於朝廷。

由於皇帝青眼,崇禎十年八月,官運亨通的劉宇亮由吏部右侍郎升任禮部尚書,與傅冠、薛國觀一起入閣。短短十個月之後,首輔張至發和南孔嫡脈孔貞運兩日內先後遭到罷歸,劉宇亮等待已久的機會終於來了。他力排薛國觀及同鄉王應熊等人,終於當上了大明朝的首輔。

只是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劉宇亮的運氣實在不佳。

他夏末當上首輔,秋末即遇上了韃子入寇京師。

當年九月二十二日,清軍進至牆子嶺、青山口,總督吳阿衡、總兵魯宗文戰死。兩天後,京師戒嚴。

冬月,清軍在多爾袞的率領下,連下遷安、豐潤,從北面繞過京師,長驅南下。所過之處,城鎮皆被攻略。畿輔名城,連破四十三座。

這時,飽受皇帝臉色和僚屬謾罵的劉宇亮終於坐不住了。他向皇帝說,他自願申請到前線督察軍情。皇帝一聽大喜,誤以為他要率軍拼命,連忙命他取代盧象升為總督。

劉宇亮接旨一看,眼珠都嚇得掉在了地上,連忙向皇帝彙報:臣不是這個意思呀!臣只是去督察,不是去親自領兵!

皇帝心裡一萬個草泥馬掠過,又不願在這個節骨眼上與自己的首輔翻臉,只好照著劉宇亮的意思改了詔書,重新命令盧象升回任。

劉宇亮涉險過了這一關,再也不敢在京師逗留,連忙起程南下。

剛剛走到保定,劉宇亮便接到驚天噩耗:總督盧象升於鉅鹿縣賈莊戰死!同在鉅鹿的監軍高起潛與數萬關寧鐵騎聞敵即潰,了無蹤跡!

前方大敗,可作為大明首輔,前方最高指揮,總不能就此止步於數百里之外的保定府吧。

劉宇亮鼓起十二萬分勇氣,小心翼翼繼續南行。

出保定,過博野,到安平,僅僅走出一百五十里,前方偵騎再次來報:清兵大至!

劉宇亮的小心肝那個嚇喲,臉都白了。想跑沒理由,回去怕丟官。進退維谷,想死的心都有,這恐怕便是劉宇亮當時的心情。

幸好有機靈的僚屬及時提出建議:安平城小而新破,不宜死守,不如迅速西行,死守晉州!

劉宇亮一聽大喜,連忙率軍向百里外的晉州狂奔而去。

然而,劉宇亮沒有料到,他的黴運還沒有結束,他將遇到一位油鹽不進的官場異類晉州知州陳弘緒。

陳弘緒是江西南昌新建縣人,文憑就一秀才。但若就此小看他,一定會被他的粉絲錘個半死。

陳弘緒是大明朝有名的才子,與徐巨源齊名,文風師自歐陽修、曾鞏,尤其善於古文體寫作,人稱江右(注一)才子。

劉宇亮跑到晉州城下,上氣不接下氣,令人高聲自報家門,結果城上一個冷冷的聲音道:

“督師之來,以禦敵也。今敵且至,奈何避之?芻(CHU)糧不繳責有司,欲入城,不敢聞命!”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您督師老大人不是來打韃子嗎?現在韃子馬上到了,您怎麼又跑了?軍糧馬料沒有繳齊,鄙人作為地方官是有責任的。您帶著這麼多的人馬想進來(免費吃喝),對不住了,我侍候不起!

可想而知,當時劉宇亮瓜在城下,心頭那個氣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