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二叔。我照你說的做!”
陳仕達知道,這是他二叔最後的心願。大股淚水從他眼眶湧出,滴在陳懷年乾癟的胸脯。
“給二叔起誓,當著陳家的列祖列宗起誓。你將來一定要光宗耀祖,重新復興我陳家!”
“我給二叔發誓!我給祖宗發誓!”
“記著,去看看你的兄弟!你走吧!”
陳懷年的雙手鬆開了。他疲憊地閉了眼睛。
陳仕達依依不捨地又看了看這個像父親一樣把他養大的人,狠狠心,用袖子擦乾了臉,轉身出去了。
……
第二天一早,陳仕達揹著包袱卷,搭一卷毛皮,肩頭斜挎獵弓,手拎著山雞,與幾名山賊偽裝成販賣山貨的獵戶,來到了邛州城西白鶴山下的一座小院裡。
白鶴山頂有一座千年古剎,名叫白鶴寺,這座小院便在山進香的山路旁。
小院有三面的土牆,還有正房、廂房、耳房、罩房等土坯茅草屋七八間。門外當道處有一小塊平壩,罩房開牆改做了臨街的茶鋪。
這處建築遠看簡陋破敗,但走進裡面,卻發現空間夠大,可以充作庫房。陳其赤新場鎮大敗,數千官軍遺棄的兵器衣甲糧秣的剩餘部分,秘密貯藏在這裡。
山頂的白鶴古剎,為這裡提供了相對安全的環境;毗鄰道路的條件,使小院成為土匪和物資進出大山的佳轉站。
當然,過往停留的進香遊客,也使小院成為了土匪們知曉外界重要的資訊視窗。
人多眼雜,陳仕達初到此處,沒有輕舉妄動。聯絡用的訊號兩束菖蒲掛出去了許久,那邊的人也沒有來接頭。
數日之後,幾名香客從古剎歸來,途徑臨街茶鋪落腳休息。從香客們的口,充當跑堂的小匪得知了一個很有價值的訊息。
邛州最近人心惶惶,至官府,下至百姓,議論最多的熱詞只有一個:蜀府新政。
佃戶們最關心這五成租佃例能不能落實,很多人已經交了去年的秋糧,後悔得跺腳;
地主們痛罵新政為亂政,什麼五五分成,什麼強制徵購,什麼一刀切,都是蜀王府那對姦夫淫婦掠民害民的又一項確鑿罪證。
書生們對限制州學、縣學生員人數和待遇這兩項最為痛恨。至於讓他們服役當丘八,他們有如節婦逼嫁一般――誓死不從。
至於官府,當然扯出了朝廷的成法做擋箭牌,明確拒絕了布政司的行。
百姓們傳言,邛眉兩州的彈劾奏疏已經快馬發往京師,還附帶了邛眉士紳鮮血寫的萬民折。
蜀府新政所造成的省地對立,對於久困於大山的一部分土匪們來說,那是個天大的好訊息。他們迫切地想知道,這種對立的局面會對自己的命運有什麼影響。
道聽途說的訊息是不可靠的。
小院的土匪頭子當即決定,第二日親自帶人進城打探訊息。陳仕達作為當家的親侄兒,自然也要去。
第五百零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