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閒之餘,瀘州王莊組織無事可幹的莊戶織布、伐木、做工、修路、掏渠,此外還有軍事操練和讀書認字。莊戶為莊裡幹活,不是白乾,也有收入。
比如掏渠一項,增加了莊裡的糧食產出,那麼參加掏渠的莊戶就有資格比沒有參加的多分糧食。
比如進山伐竹一項,為王莊增加了收入,參加伐竹的莊戶就可以根據伐竹量按勞取酬。
正因為瀘州王莊的法子得當,所以瀘州王莊的墾荒速度驚人。
僅去年後四個月和今年前三個月,七十萬畝墾荒指標已經全面完成。也就是說,這十餘萬移民,平均每人每月都要開墾荒地一畝!
瀘州王莊的目標還不止這七十萬畝。報告中說,瀘州王莊力爭夏糧自給率達到七成。秋糧收穫後,完全實現糧食自給。除此以外,今年夏秋冬三季,再爭取開墾荒地五十萬畝,接納流民十至十五萬!
正因如此,蜀王府的各地王莊中,瀘州王莊已大有後來者居上之勢,成為農工商社會民生協調發展的典型。
為了將瀘州經驗播撒全省,許多蜀王莊的幹部陸續調往瀘州學習,瀘州王莊的一些幹部則調往了綿潼、簡資和順慶。瀘州王莊也成了周圍百姓神往之地,帶著田契來加入王莊者絡繹不絕。百姓不是來分地而是獻地,是為了享受王莊莊戶的優厚待遇……
為了更清晰描述典型的現狀,李崇文還向劉之勃和其他參會高官散發了一個瀘州試點王莊的材料。
這個試點王莊是個中莊,大致相當於一個鄉。其下有七個小莊,相當於一個村。每村百姓分作幾處集中居住,每處編為一組。
村民集中居住,既可以節約耕地,也可以利用居住區周圍的林盤發展雞鴨鵝豬養殖副業。
村裡有子弟託兒所和幼兒園,幫助女人帶小孩。沒有小孩的哭鬧,女人們就可以放心地像男人一樣下地幹活。
大一些的娃娃,則強制送到中莊裡的子弟小學免費就讀,那裡有王莊請來的先生教他們讀四書五經,講授做人的道理;有護國軍的教官,對男孩進行軍事訓練;有作坊的工匠,教男娃做工;有紡織能手,教女孩們織布刺繡。總之是莊裡需要什麼,就教什麼,沒有絕對的一定之規。
娃娃長大後,根據他們的學業水平,選出優秀者進入子弟中學進行深造,為國家培養新一代的棟樑之才。
李崇文沒有正面回答蜀王府在川北的佔田將如何處置。但他對瀘州王莊的描述,讓準備舌戰群儒的劉之勃立即敗下陣來。瀘州王莊,彷彿已經不是一個大明藩王的莊子,而是一個雞犬之聲相聞的世外桃源。
讀書人治國齊家平天下,追求的目標是什麼,不就是三代之治以來從未出現過的太平盛世嗎?
如今這樣的太平盛世好似就在身邊,而身處朝局核心的劉之勃卻像一個局外人般有心無力。劉之勃曾想,世子將他的奏疏批下來群議,難道是希望他認清當前形勢,不再固執己見?亦或是希望他提高認識,能夠跟得上世子的思路?
所以今日劉之勃與葛奇祚聯名上書,請朝廷恢復祖制,固然是真心所想,也未嘗沒有試探世子心意的企圖。
一個盤踞在劉之勃內心深處的隱憂讓他迫切地希望得到答案:
世子夫妻在四川大展手腳,到底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爭奪天下,讓蜀藩一系的子孫永遠以國為私;
還是真心誠意為了百姓,讓大明重新中興,讓天下再度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