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四百二十一章 援兵在哪(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四百二十一章 援兵在哪(三) (1 / 2)

逼反王劉維明的招安,是朱平槿的廣安最大的收穫之一。除了眼睛看得見的,還有眼睛看不見的。

土暴子在巴山的活動情況透過劉維明的嘴,第一次清晰展示在朱平槿的面前。有了劉維明描繪的全景圖作指引,軍情局以前收集的許多支離破碎的情報,就可以一塊塊拼湊起來,構成具有實用價值的資訊。

四川土暴子在巴山的主要基地,在三處。

一是太平以東的川陝楚豫四省交界處。此處地廣人稀,活動範圍幾乎不受限制,但是糧少人少,容易餓肚子,所以是土暴子迫不得已才會選擇的棲身之地;

二是太平以西、巴河以北至漢中的米倉山南北地區。這裡毗鄰漢中盆地和四川保寧、順慶兩府,糧多人多,既可以前出搶劫,又可以隨時退回深山打游擊。因此成為土暴子的主要活動區域;

三是廣元、百丈關以北,南江以西的米倉山西翼地區。因為地處川陝通道,朝廷於此地集結重兵,控扼關隘,對土暴子的流動形成了很大的阻礙。尤其是廣元到百丈關一線,是一個東西貫通的走廊地帶,又稱“米倉走廊”,成為土暴子南下的一道天然防線,因此土暴子輕易不越過此線。

“擠”的戰略,已經在朱平槿、廖大亨等大明朝蜀地藩撫決策階層中形成共識。可往哪兒擠,是個大方向的戰略問題。

從消滅土暴子和安靖四川的角度,應該往川陝楚豫四省交界處擠。但是這與朱平槿的政治目標和軍事目標相悖。因為朱平槿想控制漢中,就得找一個政治上和軍事上的理由。向廣元以北擠,土暴子恐怕又不配合。

最理想的方案,還是向巴州以北擠。把土暴子擠過米倉山,讓他們去找漢中瑞王的麻煩。等到瑞王和陝西官府大叫大喊,川軍就可以順理成章地進入陝南,控制漢中盆地這塊兵家必爭之地。

佔領漢中盆地,自然便要佔領漢中城和周邊各縣城和關隘,而這個計劃的理想執行者,便是川北鎮。

川北鎮是四川最大的軍事集團,加上松茂和龍安兩地的駐軍,總兵力超過三萬,控制著川陝、川隴、川藏邊境的眾多城池和要隘,是四川進入陝西、甘肅的主要通道。川北鎮的許多將領參加了平定奢安之亂,在殘酷的戰爭中積累了豐富的山地作戰經驗;衛所軍士墾荒戍邊,娶妻生子,早已與當地融為一體。

朱平槿要和平掌控四川全境,川北鎮是他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欲掌控川北鎮,有兩文一武三個人很重要,其一自然是四川巡撫廖大亨;其二其三則是川北道龍文光與川北總兵。現在廖大亨是自己人;龍文光是個書生,既未見面,也未表態。但他與廖大亨有同年之誼,對廖大亨的軍事部署和民生施政也是支援的。目前關鍵的是川北總兵人選。

川北總兵雖然只是正兵營首領,但他職位最高,在戰時可以指揮所有編制內的官軍。而且他是軍籍,代表著軍方的利益,對川北大小將門有極大的影響力,因此這個職位絕對不容小覷。

王朝陽是正兵營的將領,老將甘良臣自然要為王朝陽兵變一事負責,成為四川向朝廷交待的替罪羊。甘良臣的川北總兵一職保不住了,那麼朱平槿必須考慮甘良臣的繼任者。

然而,這個人選的出爐卻非常困難,因為現有的護國軍將領或者職位太低、資歷太淺,或者蜀王府痕跡過重,容易引發川北將門的反彈,都不是川北總兵的合適人選。與其坐等朝廷派出川北總兵,還不如從川北鎮的現有將領中遴選,先佔了坑再說。

在廣安,錢維翰曾給朱平槿推薦了副將劉鎮藩。但程翔鳳反對,可他也不能拿出合適的人選。藩撫明確合流後,朱平槿徵求廖大亨的意見。

廖大亨的意見很明確:副將劉鎮藩、丁顯爵、張奏凱、朱化龍、凃龍;都指揮羅大爵、都指揮僉事魯印昌,參將遊擊曾英、王祥,遊擊楊展等人,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將領。但是,川北總兵一職非劉鎮藩莫屬。他的的理由很充分:

劉鎮藩不是川北將門,甚至不是四川人,在四川根基不深。但他與川北將門有多年的交道,私交人緣也不錯。他有資歷、有戰功、有屯田養兵的經驗,還守規矩、敬上官、沒有野心。在川軍各部的將官中,劉鎮藩是蜀王府二臺三司控制川北官軍最理想的代理人,而且只有他才能擔起整合川北營兵、衛所這副重擔。

除了以上可以公開的理由,廖大亨還有一個不能公開的理由。那就是川北總兵必須足夠效忠朱平槿,必須支援他廖大亨,將來能夠執行朱平槿和他佔領漢中的秘密計劃。

廖大亨的理由似乎已經很充分,但是朱平槿依然沒有急於表態。因為朱平槿覺得,比起政治上的需要,劉鎮藩本人的指揮能力和指揮風格才是更重要的。

遏制土暴子、擋住李自成,是川北守軍的主要作戰任務,劉鎮藩是否能夠完成?

劉鎮藩的作戰風格,是否能夠為四川的北大門,構築一條堅不可摧的鋼鐵防線,讓朱平槿能夠騰出主力,東出夔門,與他心目中最大的敵人——張獻忠決一死戰?

如今,劉鎮藩提出對土暴子“勒兵緩進”的主張,讓提倡“慎戰”的朱平槿看到了兩人思想上的共性。

小部隊的指揮官可以大膽夜襲、百里穿插,但是決定國運的大將必須持重。

小部隊敗了,不過是一隅之失。大兵團敗了,就會產生骨牌效應,使局勢向災難的方向無可挽回地滑去。

多次戰術性的失敗都可以用一次戰役或戰略性的勝利來挽回,但一次戰役和戰略的失敗卻不可能用幾場戰術勝利來挽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