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四百二十章 援兵在哪(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四百二十章 援兵在哪(二) (1 / 3)

一頂簡陋的涼轎出了院門,穿過長長的長巷,載著養蛋的蜀世子朱平槿向不遠處的壽王府承運殿走去。廖大亨等一干文武重臣,則騎馬隨扈左右。

在涼轎有節奏的晃動中,朱平槿焦慮的心情漸漸放鬆下來。

當他將近期的戰局在腦海中一過,立即發現了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他以前引以為傲的對局勢的預判能力大幅下降了。他不再知道對手下一步會怎樣行動,也不知道對手會在什麼時候以多大的力量行動。這個時候,他就像一個大明朝的普通人,失去了所有的神力。

“蝴蝶效應!”朱平槿苦笑著在心裡說,“這一天早晚要到來。我越努力地改變命運,就會越快越大地改變歷史程序,也就越早越徹底地喪失這種未卦先知的能力!這是一個數學上的悖論,我根本無法改變!”

“現在,就只能依靠自己帶給這個時代的知識和體制來發揮作用了。高效的軍事動員體系、專業的軍事參謀人員、軍政一體的思想動員工作、先進的後勤保障能力和嚴密的情報偵查網路,最後還有天頂星的科技,一切都要依靠他們。”朱平槿想,“至於個人的能力發揮,儘量讓它降低到一個合理的水平,免得影響鄙人好容易才樹立起來的高大全形象!”

……

壽王府承運殿平臺上,朱平槿首次見到了川北副將劉鎮藩。

劉鎮藩(注一)是個五十多歲的山東大漢,身高臂長,頜下黑鬚,單論身材樣貌是標準的武將模樣。然而劉鎮藩給朱平槿的第一印象卻不像普通的武將。他穿了身寬袍大袖的紅色官袍,頭戴烏紗,腰纏玉帶,除補子外,服飾幾與文官無異;說話條理清晰,行為彬彬有禮,舉止動作又像一位經年老儒。

朱平槿賜座劉鎮藩,立即開問:“劉將軍兵有幾何?如今行至何處?軍械甲冑糧草齊備否?”

廖大亨著急,朱平槿也著急。救兵如救火,戰場上的勝負往往就在一兩分鐘之間。劉鎮藩的兵雖然少了些,早點到達戰場分散敵勢總是好事。

“末將去年奉廖撫之令,從廣元移鎮元壩練兵,就是為著收復巴州,方便策應各處戰場。王朝陽譁變後,末將立即調兵前往百丈關和昭化縣,防止王朝陽搶佔此二處要點。王朝陽就撫,臣又得廖撫鈞令,整兵南下蒼溪、保寧,加入巴州戰場……”

朱平槿一面耐心聽著劉鎮藩的講述,一面卻在認真觀察劉鎮藩這位名字與他的位號相沖的將領。戰場上奔波的將領,不是出沒於荒野,便是顛簸在馬背,很少有衣著整潔的時候。可是劉鎮藩卻不一樣,烏沙端端正正,衣服乾乾淨淨,連下頜的黑鬚也梳得整整齊齊。

這是一位做事有條有理的將領,朱平槿在心裡猜度,這人還非常守規矩。

“末將之兵,兵額本是三千,戰兵、輔兵各半。末將曾久任貴州,故而部下將領以貴州、偏沅為多。傅督就任陝西,從末將手下抽兵不少,後來項城一戰,全軍盡墨……”說話不緊不慢的劉鎮藩講到這裡,難得地停頓了一下,“前年獻賊入川,末將又損失了好些兵馬。好在去年廖撫整頓川北兵事,撥下了銀子,準末將練精兵一千。末將有了糧餉,這才恢復了招兵,招攬秦地流……”

沒想到這劉鎮藩還是個慢郎中!座下之人在進行歷史回顧,座上之人卻心繫當前戰事。

朱平槿有些不耐煩了,便打斷了劉鎮藩冗長的陳述。

“劉將軍此次參戰之兵幾何?兵至何處?”

大約看出了世子的焦慮,劉鎮藩加快了語速:“此次出兵,末將徵調了騎兵三

百,戰兵一千五,此乃末將全部家底。至於輔兵,倒是有三千,只是他們……”

官軍的輔兵也是拿刀的。若是加上輔兵,劉鎮藩的兵力接近五千,比廖大亨報告的數字多一半。朱平槿對大明官軍粗曠的統帥方式進一步加深了認識。不過眼下兵力多少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位置。劉鎮藩大概還想彙報得更細些,朱平槿不得不再次打斷他:

“你騎兵在何處?戰兵又在何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