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四百零九章 毛遂自薦(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四百零九章 毛遂自薦(三) (1 / 3)

除了較大較重要的事情,現在世子已經很少讓程翔鳳來親自記錄了。畢竟他作為世子辦公廳的首席文案,政務軍務都要彙集到他那裡,職責頗重。自從蒼溪返回,他就與洪其信他們合用外院廂房,距離很近。小太監一叫,程翔鳳十幾步便走了過來。

未跨門檻,程翔鳳已經看見李長祥坐在下首,臉上還帶著十分有趣的觀望神情。只是沒等拜見,他迎頭便聽到世子吩咐道:

“程先生,為本世子擬個密旨。於四川設立以下新縣:

於太平縣明通巡檢司設城口縣;於平利縣鎮坪巡檢司設鎮坪縣;於巴州江口鎮設平昌縣;於巴州恩陽鎮設恩陽縣;於百丈關設旺蒼縣(注一);於廣元縣元壩設元壩縣;於廣元縣朝天關設朝天縣;於自流井、貢井區域設自貢縣;於敘永軍糧廳設敘永縣;於敘永軍糧廳之古藺場設古藺縣……以上諸縣除鎮坪屬陝西另尋名義,其餘四川各處均以各州縣之分州分縣名義暫署。待朝廷文書一下,即刻改名。各官一經委任,即刻到任視事,不得藉口拖延。至於縣域、縣吏、分隸、奏摺諸事,請先生先與廖撫商量。不過重要的不是名分,重要的是軍事與民政!”

程翔鳳一一記下,收起炭筆笑道:“臣遵旨!既在偏遠之處設立新縣,定是墾荒、駐兵、糧餉,王化諸事。不過茲事體大,舒先生、孫先生和吳先生他們大約要明天方能趕到保寧,不如世子請稍等兩日,吾等臣子商議後再具摺奏報。”

“準。先生可先與廖撫及諸先生商議。”

朱平槿言簡意賅,同意了程翔鳳的請求,轉而開說第二條旨意。

“我大明地方官制,(三)司、府、州、縣、鄉(鎮、廂)、裡六級,各州依廓設州不設縣,各縣鄉鎮不設官。這不妥。如潼川州,方圓數百里,除州城外,另轄七縣。州官自領著州城,還要管著七個縣,這豈不是要把州官累死?

鄉鎮不設官亦不妥。川北諸縣,地廣人不稀,如今還匪患流行!李先生剛才說得好,縣官數人,何以守土?何以治民?又何以蕩寇?

如今正推行稅收“一刀切”,各處荒地也在登記丈量,沒有官,光靠吏,可行否?可靠否?

此外,保寧、順慶、夔州三府,地域過大,如達州、巴州、廣元各地,身當要隘,孤懸一處。如有警訊,訊息層層傳遞,多有貽誤軍機。故本世子之意,除了恢復州城各縣,還要分府為州、設官鄉鎮!以上諸事亦請程先生與廖撫及各位先生一併商議後奏報。”

身為世子大秘,世子之意程翔鳳明白。

按世子的想法,是理順大明的行政管理層級。除了成都、重慶兩府,四川的二級行政單位都要變成州,直接向成都和重慶兩個政治和軍事中心報告。必要的時候,再在川北的保寧和川南的瀘州或者敘州設兩個軍事指揮中心。這樣,行政和軍事指揮的效率可以更高。至於縣級以下設立鄉鎮官府,實際上王莊已經在做了,中莊一級便對應鄉鎮。

“臣遵旨!”程翔鳳微笑著瞟了一眼李長祥。

李長祥的見解契合了世子的觀點,看來,世子對這個自己推薦的人才是認可了。

這次推薦李長祥,程翔鳳並非心血來潮。張維從達州回來,他就詳細地瞭解了達州的情況。

程翔鳳敏銳地發現,肩負達州守衛重任的韓大樹是個頗有心計的老總旗。他和他的兒子雖然沒有文化,但他十分樂於結交那些讀書人,更願意將讀書人收編在他的隊伍中。他的火銃連,被馮如虎拆得只剩下五杆火銃,但其軍官和士兵幾乎全是大竹、鄰水和達州招來的年輕書生,精神面貌

與其他部隊迥然不同,所以張維戲稱這個火銃連為“書生連”。

韓大樹一個文盲,為何能招到這樣多的書生?程翔鳳好奇了。再一瞭解,原來韓大樹對達州舉人、著名的才子、士紳領袖李長祥傾心結交。李長祥一開口,那些團練中的書生幾乎都湧到了韓大樹的連。

這段時間,程翔鳳代管著王府營以上幹部。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自己和洪其惠都是雅州出來的,劉道貞聽說世子以後也要大用。這樣一來,雅州光是副旅級便有兩人,營以上的幹部更多。聯想到朝廷中的齊黨、楚黨、浙黨、閹黨、東林黨、復社等與地方和學校有關的朋黨案例,程翔鳳立即警醒過來:自己要給世子留下非黨非派的印象,一定要保舉一名非雅州計程車紳名人!

於是程翔鳳立即寫信,邀請李長祥到保寧府一唔。兩人見面,李長祥的樣貌、談吐和學識,讓程翔鳳明白:此人之才,遠在自己之上!

即便猶豫了片刻,但程翔鳳還是推薦給了朱平槿。只是他在推薦時多了一個心眼:介紹給世子身邊的張維時,只說是李長祥自己請見。

當然,李長祥自己也沒有在意是否有程翔鳳陪同,大大咧咧地就自個進去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