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三百七十九章 風暴間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三百七十九章 風暴間隙 (1 / 3)

故事從中原回到四川。

進入崇禎十五年的正月中旬,曾經硝煙一片的嘉陵江、渠江三角地帶終於平靜下來了。

土暴子和護國軍之間進入了對峙狀態。

坐鎮廣安的蜀世子朱平槿不會閒著。他立即利用短暫的休整期和大勝之後的聲望,全面實施他蓄謀已久的護國軍整編改造與川北王莊建設計劃。這個計劃所需時間,初步預計為一個半月。二月中旬之後,護國軍將按計劃發動新的一輪攻勢,讓土暴子無暇插秧耕田,餓死困死他們。

作為護國軍箭頭的陳有福、羅景雲第四團並指揮賀仇寇的兩個護莊大隊,其前鋒林言的“長平山英雄營”第三營和孫德仁的蓬州護莊大隊三個中隊沿著渠江支流巴河佈防,汛地深深楔入了巴山的崇山峻嶺。他們利用巴河邊的自然村落,積極構築防禦工事,準備迎接來自巴山的襲擊。

魯印昌和曹勳的第八營三個連駐守渠縣,脫離第八營建制並重建的渠縣護莊大隊在周子壯和樊明善率領下執行聚攏逃散百姓和建立王莊的任務。

雜谷營駐守渠縣以北的要點三匯鎮。他們首戰告捷,傷亡慘重但士氣高昂。蜀世子朱平槿實現了對他們的承諾,免除了他們的娃子身份,成為了領軍餉的職業戰士。大量來自合州團練的漢兵補充進了雜谷營,與土司兵們混編訓練與磨合,準備改編為新的第十七營。

賀仇寇親自指揮第九營與蓬州、營山兩個護莊大隊的四個中隊編成機動支隊,與佔據嶽池縣的第一團協同,以營山縣城為基地進行東西機動,攔截南北兩面可能出現的敵人。

賀曾柄、李存良的第一團打下了嶽池縣,但土暴子的遊兵散勇還在鄉間劫掠。尤其是從嶽池縣匆匆逃走的黑虎混天星王高、王光興帶著兩百餘騎兵出了嶽池北去,每匹馬上都馱載著裝滿金銀的大包袱。所以第一團要鞏固嶽池,剿滅殘匪成了第一要務。

爭天王袁韜部的俘虜供認,他們並沒有看到黑虎混天星王高、王光興的馱隊前來。

監軍李存良根據嶽池縣還殘留著萬餘兩銀子這一明顯的跡象分析,黑虎混天星王高、王光興很可能因為馬匹短缺,馬匹過載,不得不留下這許多金銀。

馬匹載了過多的金銀,就沒法再載人,行軍速度必然大幅下降。當王高、王光興發現袁韜遭到攻擊,不宜繼續冒險匯合時,便藏身於嶽池縣北邊的金城山脈中暫避風頭。

金城山脈並非荒山野嶺,它是四川的道教名山,東西橫亙,分佈著很多大小不一的道觀。一個兩百餘人馬的隊伍,可以輕易藏匿在某個道觀中。李存良這位正經的錦衣衛千戶於是派出他手下嘍囉,以道觀為重點進行清查,以打草驚蛇之計逼迫黑虎混天星王高、王光興現身,以便第一團承擔清剿任務的兩個營與金城山北面的賀仇寇部協同,把黑虎混天星王高、王光興合圍並全殲在山裡。

第一團第十營在廣門鋪進攻戰中傷亡較大,奉命留守縣城,並抽出部隊與騎兵一起對鄉間土暴子進行逐一清剿。

宋振宗被提拔為戰區司令之後,第三團交給了在羅渡大破教匪的第四營營長譚思貴。

譚思貴目前沒有戰鬥任務,他的職責就是確保羅渡的安全,保證改編改造工作順利完成。

如今的羅渡,已經成為一個大型的軍事基地,充斥著兵營、俘虜營和改造營。鎮子裡是近萬被俘或投誠的教匪和土暴子,鎮子外圍是第四營、天全土司第五營、輜重第一營一部、合州團練餘部、桃花護莊隊、趙 榮貴殘部以及剛開來已經完成裝備的火銃四連和一個虎蹲炮連,渠江裡則是於大江和賀桂的水軍,整個鎮子固如金湯。

在廣安城南的西溪河兩岸,還有一支護國軍的主力部隊。第一營脫離了第一團建制,直接受朱平槿指揮。

第一營兩個連與董卜第三騎兵營一起,監視著西溪河邊的原官軍趙 榮貴部營盤,營盤裡住著接受招安的逼反王劉維明部。北岸住頭領,南岸住毛狗,兩者分開,互不串聯。

這一萬四千多土暴子,男女老幼皆有,精壯不超過四千。他們死死護著身上不知道沾著多少人血的糧食和銀子,用極為警惕的目光看著進出的護國軍官兵,又用極為羨慕的眼睛盯著護國軍身上的穿著。

為了順利改造這批土暴子,朱平槿和孫洪為他們量身定做了一個特別的法子:人盯人戰術。一百多窮苦出身護國軍士兵和一百多經過蜀考的南充、保寧、綿潼書生組成了工作隊。工作隊成員經歷了朱平槿三天親自培訓,然後兩兩一對組成工作組,對口負責幾十戶百十號人,從生活上關心他們,從思想上教育他們,用事實說服他們。

當然在工作中,工作隊也要將對口人員中的危險分子和落後分子甄別出來,並將他們的處理意見報上去。而他們的處理意見,往往就是生死之差。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