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三百七十六章 臨澧望蜀(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三百七十六章 臨澧望蜀(五) (1 / 3)

李佐才和李元亮接住蜀藩使者。第二日上午,朱至瀚、呂三一行便在二人與譚奉玄所率兵丁的陪同下,浩浩蕩蕩開到了澧州城南的澧水之濱。

河岸旗幡片片,早有前來迎接的渡船停在碼頭。高福身著蟒補圓領太監常服,頭戴真青縐(ZHOU)紗三山帽,迎在隊伍的頭裡。

興高采烈的李佐才不顧年高,忙前忙後打點一應事務,又擠上了朱至瀚所乘之船,倒把朱至潓派出的正使高福涼在一旁。

李佐才三十入學、四十中舉,如今已到知天命之年,卻尚未出仕。謀得州縣一吏,亦非他之所願。李佐才家中在松滋和津市開有店鋪。自去年蜀地官軍大敗土賊的訊息傳到湖廣後,他便一直密切地關注著蜀地的情況。

松滋縣有一條大河,名松滋河。此河北通荊江、南達津市,直入洞庭湖。澧州進出之貨,經此水道連線荊州,比繞道岳陽洞庭湖要近上兩三百里,因此松滋縣南來北往的客商十分密集,訊息非常靈通。

去年十月下旬,他家的店鋪接待了一名成都來的皮貨商人。那商人於閒談中偶爾透露,他曾於成都皇城壩親眼目睹蜀世子率百官登上端禮門,揭開了太祖高皇帝的畫像。

李佐才官宦後人,對政治天生敏感,頓時領悟出這一舉動背後的諸多含義來。

不久,蜀藩賜銀華藩,與他詩文唱和的華陽王請他入府問策,李佐才當即藉此機會,與蜀世子這位少年英主攀上關係。昨晚使者當面向他許諾,要將他的荊湘戰守之策呈獻世子御覽,澧州當地之事更請他多多幫襯。

多年心事一朝遂願,一生抱負有了平臺,這難道不值得高興慶賀?

……

冬季水枯,澧水江面不寬。

朱至瀚立於船頭,憑江臨風。北望而去,目力所及,千里平闊。

如此豐饒之地,竟然還有流民乞兒!朱至瀚不由暗自長嘆,國事之壞,盡壞在朝中奸佞身上。

世子說得好,百姓是忍字心上一把刀,官逼 民反,自古皆然。再不收拾人心,以圖長久經營,早晚一天,金子銀子房子女子,都入流賊囊中!

也難怪他今日的心情沉重。

昨晚他忽悠成功,大喜過望。六國之行,可收豹尾矣。他甚至猜想風光回到蜀地,世子定會在祖宗傳下來的承運殿召見他,為他加官進爵,從此飛黃騰達。

可半夜時分,一封急件從常德趕來。送信之人他認識,正是邱大官人隨侍首領、原世子警衛陳瀛。

陳瀛親自前來,必有要事。

果然,邱大官人在信中說,皖地災民遍地,宛如人間地獄。邱大官人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將災民盡數遷徙四川,以為世子王業之資。災民將在夷陵換乘,而南直隸已是無糧之地,因此他交給朱至瀚一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在湖廣不計代價籌糧。

籌多少糧呢?至少保證五十萬災民一年之需,即一百五十萬石糧食!

當時,朱至瀚藉著燈籠的亮光,在寒冷的小廟院子裡讀信。

一百五十萬石!

讀到這裡,他被冷風一灌,頓時身體抖動起來。如今湖廣糧價略低於四川,可在這個深冬缺糧的季節裡,二兩一石的價格也是要的。

一百五十萬石糧食便是三百萬兩銀子,而他哪有這許多銀子。難道又要施展騙術,開一沓不能兌現的空頭匯票?

即便開出空頭匯票,也不知市面上有沒有足夠的糧食。否則有銀也買不到!

陳瀛見朱公子哆嗦,知道他被邱大官人的命令嚇住了,便提醒他道,他也是流民出身,知道人的最低糧食消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