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所有人,處理完所有事,難得放鬆的朱平槿在舒國平、羅景雲和董克治三人的陪同下,爬上三匯鎮背後的小山,眺望三江匯流的美景。&1t;/p>
三匯鎮是個小山城,也是個大碼頭。達州和巴山裡的土產和木頭,四川腹地的日用品和鹽,都要經過三匯鎮這個樞紐中轉。除物流與商貿,三匯鎮也有出產,那就是煤。&1t;/p>
渠江通董克治向朱平槿介紹,從三匯鎮東去的州河南北,即匯東、匯北和匯南三個地區,有煤窯數十,高峰時可年產煤炭幾十萬斤,是渠江上游重要的產煤區。因為開採年久,最長的煤巷可達百丈。挖煤,最怕的便是毒煙溢位,輕則,重則一窯全死。此地對付毒煙,已經有一套成熟的辦法,即採取掏空的竹管排放毒煙,&1t;/p>
有趣的是,合州也有個同名同姓的三匯鎮,只是合州三匯鎮並非以三江匯流而得名,而是以三山匯聚而得名。所謂三山,即中梁山、縉雲山和雲霧山,三山在此匯聚為華鎣山,故名三匯。更有趣的是,合州三匯鎮同樣出產煤炭,規模比這邊還大。只是因為流經鎮子的河小,不能行駛大船,所以產量受運量限制。&1t;/p>
合州三匯鎮有以挖煤為生的礦工數千。合州團練中,大概便有數十人出自合州三匯鎮的礦工。&1t;/p>
由於兩個三匯鎮同處嘉陵江流域,因此出產的煤炭,都會沿著渠江、嘉陵江彙集到重慶西北峽口處的北碚鎮(注一),供給重慶府各縣使用。&1t;/p>
……&1t;/p>
董克治的介紹,立即引起了朱平槿的高度關注。&1t;/p>
目前火器局和機器局需要的鋼鐵,主要有兩個來源。要來源便是石泉老王在敘府高州(注三)的鐵廠。&1t;/p>
宜賓南面的筠連、珙縣盛產鐵礦和煤,又有南廣河的地利之便。急於擺脫貧困過上富裕生活的石泉一宗出資在南廣河之濱建了個鐵廠。為掩人耳目,石泉老王還將鐵廠詭寄在當地一名鐵老闆王淇名下。在石泉老王將高州鐵廠主動上交大宗之後,因為產出有限,朱平槿便毫不猶豫投入大量資金對高州鐵廠進行技改擴產。&1t;/p>
根據朱平槿繪製的高爐樣圖及說明,王淇頗動了一番心思。他在老廠不遠處,臨近大河的一座山崖下開建大高爐。如此原料運輸可以藉助水運,高爐投料可以直接上山。由於爐身高大,爐料進入高爐,就會在下墜過程中與上升的高熱氣流生更長時間的對沖。爐料加熱迅,爐身溫度較高,產量自然加大。&1t;/p>
產量上去了,質量也要跟上。朱平槿嚴禁在高爐投料中直接使用原煤。原煤必須經過淘洗,去除無益有害的煤矸石,然後再用煉焦爐把煤煉成焦炭,去除灰分與磷硫等有害雜質。&1t;/p>
大高爐之下的近旁便是耐火磚砌成的改良炒鐵塘。為讓炒鐵塘不至於如老樣炒鐵塘那般迅冷卻,使鐵水凝成攪不動的漿糊,改良炒鐵塘開口減小,型深加大,縮減了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他還在改良炒鐵塘的下方,增加了三條類似宮殿加暖地龍的火道。這樣,改良炒鐵塘就變成了最原始的平爐,可以利用炭爐與鼓風機繼續加熱鐵水,並用石灰石來與磷硫矽等元素化合,方便去除鋼渣。&1t;/p>
然而,高州鐵廠的改擴建,不可能在短短數月間完成。即便用銀子和人去堆,那也是需要時間的。軍事裝備與民用市場對鋼鐵的巨大需求,導致鐵料緊缺和價格高企。這種情況已經影響到了至關重要的兵器生產。&1t;/p>
如川北戰事一起,火器局迅加大了火銃的生產,許多職工家屬甚至兒童都加入了生產大軍,幹一些諸如搖車床扯風箱之類的需要力氣不需要技術的粗活。但限於原料短缺,火銃產量始終難以突破每日二十支的大關。其餘的重要產品生產和研任務,比如鐵炮試製等工作不得已完全停了下來。&1t;/p>
火器局和瀘州方面正聯合奏報,請求在瀘州選址新建兵工廠,擴大兵器生產規模。但不解決生產原料,那麼一切擴產的計劃都將落空。&1t;/p>
等米下鍋的火器局和機器局,只好在在成都、雅州及其他公開市場上購買來自於鄉間小型鐵廠的出產。這些小型鐵廠出產的鐵料,品質良莠不齊,總體質量低劣。運回來以後,必須經過坩堝重煉,甚至兩次重煉,才能汰粗留精,作為火銃、鐵炮、軸承、鋼柱、鋼板的加工原料。&1t;/p>
至於市面上的廢鋼鐵,王崑山和楊能早早便開始收集屯儲。有龍頭企業為牽引,走街串巷的小販便增加了一項新業務——從百姓手裡收購廢鋼鐵。&1t;/p>
……&1t;/p>
在朱平槿的前世,重慶是中國西部最大的重工業城市,鋼鐵工業以及以鋼鐵為原料的機械加工業曾經在很長的時間內成為重慶工業的龍頭。&1t;/p>
眾所周知,鋼鐵工業需要兩種基本原料:煤炭和鐵礦石。這兩樣都是傻大粗笨的東西,在大明朝效能非常低下的物流環境中,大規模的鋼鐵生產必須依賴水路,因此鋼鐵工業和機械加工業必須佈局在水碼頭附近。重慶是四川最大最好的水碼頭,展重工業的條件得天獨厚。&1t;/p>
展重工業,煤鐵礦產資源是基礎。四川從來不缺煤礦,也不缺鐵礦,鋼鐵工業和機械加工業大有可為。與廖大亨搭上線後,朱平槿派人查了布政司的存檔。藩司的稅收資料顯示,光是在採的鐵礦,四川便有十九處之多(注二)。冶煉鋼鐵的大小作坊,幾乎遍及全川。即便在藏區的打鐵作坊也不少。打箭爐出產的鋼刀與刺刀,平均每月的對榷量達到白銀上萬兩。&1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