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一章 刑名初論(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一章 刑名初論(二) (1 / 2)

說起朱平槿的帝王心術,一面之緣的李完是沒有資格評論的。有資格的只有江鼎鎮和李四賢兩人。

李四賢有資格評論卻不會評論,否則他便違反了朱平槿對身邊人“忠謹”的要求。李四賢對朱平槿的瞭解,來自於他長期的感性認識,更來自他對世子和羅姑娘的對比。只是受到身份的限制和王府的約束,他的這種瞭解和感受從來不會與第二人分享,即便是他的乾爹曹三保。況且,他在順慶府有一個秘密使命,就是監視身旁的江鼎鎮。一旦這人背叛世子,他有權先斬後奏。這個秘密使命,就是世子朱平槿親自安排的。

江鼎鎮有資格評論也會評論,但他的評論角度又與眾不同。

江鼎鎮對朱平槿的瞭解,除了幾次廷對之外,更多的是透過他的積極打聽。最近舒師傅到順慶府為蜀王府招考士人,江鼎鎮一路陪同侍候,其敬業精神簡直把職業選手李四賢都比了下去。舒師傅被侍候得渾身通泰,酒酣耳熱之際,大嘴巴的毛病又犯了。他在江鼎鎮的面前,得意洋洋地吹噓世子送給他的四個字:“天下為公”,頓時把江鼎鎮這位全國科舉考試前幾名的正宗高材生嚇了一大跳。

眾所周知,“天下為公”是《禮記禮運篇》中的一句話。

講的是到達儒家的理想社會時,社會和諧,人人溫飽。沒有盜竊、沒有犯罪、沒有造反,家家夜不閉戶。男的女的及時婚配,再也沒有單身狗,再也沒有屌絲和女神。所有的好東西都是大家的,想拿就拿,想穿就穿,想吃就吃,想耍就耍,吃一半扔一半,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紅糖蘸紅糖……總之,朱平槿把這個寫給舒師傅,當時也沒想太多,只是覺得這句話與他曾經握拳頭宣誓奮鬥的東西很相似,只有這句話才能恰當表達他此生的追求。

但江鼎鎮作為高材生,博覽群書那是必須的,見多識廣也不是亂吹的。他想到的東西不是什麼社會和諧,也不是什麼萬物公有,他想到的是帝王心術中對帝王言行的一個要求。

傳說中的帝王心術講,帝王之所以為帝王,那是以天下為私。又因為以天下為私,所以行萬事以大公無私。經過這樣一個複雜的螺旋式的哲學思辨之後,私與無私,最終完美地集於了某人一身。那個某人就是天下至尊——帝王。所以最後的結論是,帝王的心思就像女孩一樣,你最好別猜,猜了也白猜。

……

朱平槿當然不知道,他想了想老婆,摸了摸青春痘,便把面前某個人嚇出一番複雜的心思。眼見冷場,他決定還是儘快把西充縣的這團亂麻理清為好。眼下的主要敵人,是嘉陵江以東的土暴子。西充縣作為後方,需要儘快恢復平靜,順便把稅收包攬、墾荒為田的政策推行下去。

“依大明律,彼等該如何處置?”朱平槿問。

李完稍一想,便回稟道:“殺官據城,是為謀反!依大明律,謀反與大逆,除犯人之外,祖父、父、子孫、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異姓;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異;年十六以上,不論篤(DU)疾廢藏者,皆斬!”

“如此這番株連,不知西充一小縣,能有幾人得活歟?”朱平槿有些悲天憫人道。

他有故作悲愴(CUANG)的成分在裡面,但這種株連確實極為殘酷。一個瘸子平素足不出戶,循規蹈矩,與鄰為善。晚上睡得好好的,突然被衝進來的衙役鎖了。原因是因為素未謀面的堂兄或什麼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謀反,所以要拉出去砍頭。你說冤是不冤?大明的百姓大都聚族為居,搞株連九族或許有一定現實意義;將來市場經濟,人力資源分散各地,再搞株連九族,非但會喪失現實的警誡作用,還會嚴重阻礙市場發展。

“世子問律法,下官如實奏報而已!”李完臉色平靜,好像他的族人並沒有牽扯到其中一般。按照大明株連之法,他的堂兄弟一層也會被該死的李乾義牽連,但家人主動出首的不論。

“江東土暴子,裹挾之百姓甚多。如此大開殺戒,是逼民與我死戰也!”朱平槿用現實問題敲醒三人。

沒等他們回話,朱平槿轉向他正在做記錄的大秘程翔鳳:“護商隊出征川北土暴子,本世子曾有令旨,程先生不妨給他們說說。”

程翔鳳停下了奮筆疾書的手,站起來對三人道:“世子曾有令旨:首惡必究,脅從不問。對那些被土暴子裹挾作亂的百姓,應該給他們改邪歸正之機會;但對那些喪盡天良、罪惡滔天的匪首,唯有斬盡殺絕!絕不姑息!”

“土暴子尚且如此,況夫莘莘學子哉!”朱平槿道。

難道殺官據城這樣嚴重的罪行,世子也要網開一面?江鼎鎮揣測著朱平槿的帝王心術,心中疑惑了。好在他及時看到了不動聲色的李四賢,趕忙收斂面容,不讓自己的疑惑露於行色。

“輕縱惡賊,是為亡國之兆也!世子之仁,非仁也,乃婦人之仁!”李完怒髮衝冠,勃然大怒。他往地上重重一拜,轉身便要拂袖而去。

“李大人暫請留步!”朱平槿略一擺頜,隨侍的曹三保便快步過去將李完攔住,“世子講完,大人再走不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