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三百二十章 刑名初論(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三百二十章 刑名初論(一) (1 / 3)

大明朝崇禎十四年的正月末,因為彭縣知縣王國麟的亂政,激起了一縣百姓的憤怒,引發了激盪全川的“除五蠹”運動。

“除五蠹”運動是場貨真價實的動亂。這場動亂,不是流賊過境,也不是土暴子襲擾那樣短暫的災難性 事件,而是蜀地官府虛弱的執政能力和社會各階層矛盾的總爆發。其影響之廣大、深遠,遠非王國麟這位鬍子花白的始作俑者所能想象。

穿越伊始的蜀世子朱平槿藉著動亂強勢崛起,在政治和軍事上嶄露頭角,成為蜀地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蜀地土暴子藉機吸收了大量的百姓和讀書人,無論是戰鬥力和眼光,都有了長足的進展。而大明朝的統治中堅力量——士紳階層,也在動盪的時局下被迫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上層官紳中,少數人利慾薰心、鼠目寸光,堅持抓住過去的權勢財勢不放,如邛州楊天官之流。另一些人則審時度勢,積極尋找靠山,將自己的命運和大明的命運、朱平槿的命運聯絡在一起,如瀘州的舒家、成都的祖家等。

下層士紳和普通讀書人分化得更為徹底。一些人透過蜀考,進入朱平槿的私囊。一些人應官府徵辟出仕,與大明同生共死。一些人發揮自己在地方的影響力,傾家蕩產、募兵結社,舉起義旗,紮寨自固、保鄉保民。還一些人叛國投賊,或入土暴子,或入流賊,為其出謀劃策、壞事幹盡。還有一些人,以為風雲際會,正是天下英雄出頭之日,難免有些做大做強的虛妄幻想。

西充縣的事情,就是一堆士紳們幹出來的。

朱平槿的沉思,就是試圖透過冷靜的分析,為這些士紳們的行為定性。定性之後,自然就是相應的處置措施。

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其中的差別可是很大的。

……

明初,一縣之生員不過幾十人。到了崇禎年,為了彌補財政窘況,開始准許商人富戶以財帛輸官來換取功名。這樣一來,生員越來越多,甚至有至一縣千人的。這些用錢買的功名,一方面拉低了功名本身的含金量,讓那些透過正經考試進入仕途的讀書人痛恨。另一方面固化了社會階層分野,讓許多家庭貧寒計程車人永無出頭之日。

朝廷得了一時之蠅頭小利,卻必須長時間為這些小利買單。因為那些賣出去的功名,除了政治待遇,還有經濟待遇:一定程度上的免稅。如果加上投獻、詭寄等逃稅措施,朝廷的稅收損失還要放大幾倍。

陳有福、羅景雲部的進軍川北,順慶府的杜知府和江鼎鎮的主動投靠,使得川北順、保兩府這潭百年死水,如石子落塘,泛起微瀾;而前些日子舒師傅在順慶府舉行蜀考,則像一塊通紅的烙鐵投入了涼水中,哧一聲激起股白煙;近期土暴子突然南出巴山,劫掠嘉陵江以東地區,更像一面戰鼓擂響,攪得人心神不寧。

這時,已經被秋糧稅額任務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西充縣官府為了替官軍協餉,繼續加大徵收力度,於是在士紳們的煽動甚至親自帶頭下,新一輪的打衙蠹開始了。

一日之間,縣衙被燒,知縣慘死。衙役逃散,縣城易手。

西充事變,讓順慶府和順慶王莊皆猝不及防。因為連同王府莊丁在內的軍事力量,都已經開到了嘉陵江東,防禦席捲而來的土暴子。就在危急時刻,朱平槿一個關鍵性的人事安排發揮了作用。

駐守順慶府的順慶總莊副莊頭李四賢,利用自己川北軍政委員的身份和順保護莊總隊副監軍的兼職,立即下令調動軍隊。他從南充城戍守的南充縣護莊大隊基幹三連抽調兩個排,駐守西充縣到南充縣的官道,防止西充縣的變亂向府城南充縣蔓延。初步安排後,李四賢又快馬趕往射洪縣,找到了正在那裡編練新兵的綿潼護莊總隊的副總隊長王大牛,讓他立即發兵西充。

王大牛的軍事素養或許較差,但是他對朱平槿的忠誠堅如磐石。接到訊息,對士紳素無好感的王大牛二話不說,點齊三百士卒就跟著李四賢出發。李、王二人經過兩日急行軍,於第三日拂曉包圍了被亂民佔據的西充縣城。

士紳們見官軍到來,頓時慌了神,一股腦縮回了城裡。正當他們還在為是否派出談判代表而爭論時,王大牛已經揮軍猛攻,用火藥和柴火連炸帶燒燬掉了城門。至前日,縣境已經恢復秩序,少量亂民北逃,而亂民領袖貢生陳好古、陳好問兄弟,李完族人生員李乾義等二百七十九人被抓捕。

被捕人員之中,有三成是秀才或貢生、監生,超過七成是讀書人。江鼎鎮、李四賢和王大牛都有心殺人,但事涉那麼多的讀書種子,他們不敢擅自處置,於是連夜趕到涪江邊求見世子。為了增強他們觀點的說服力,他們還請了西充縣最有名的官紳——鳳凰山槐溪溝的李家家主李完一同前來。

李完等幾家世家大族,在縣城事變時並沒有站在中小士紳一邊,反而積極協助王大牛平亂。亂民領袖李乾義,就是李完親自帶著族人拿下並送到王大牛營中的。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