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個時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個時點 (1 / 2)

第二日清晨,朱平槿與廖大亨沒有急著出發,先到了涪江碼頭以南兩裡遠的地方,去檢視正在緊張施工的涪江大橋。

這座大橋是石墩木拱橋結構。冬天涪江水枯,把江中幾個淺灘沙丘都露了出來。工匠們及時利用了這些淺灘,在上面挖沙掏土建基坑,修建了三個大型的石頭橋墩。

橋墩比橋面寬兩倍,迎水面修成了流線型,俯視呈筏形,用紅砂岩條石壘砌,又用摻了糯米漿的熟石灰漿勾縫,據說粘合之後非常堅固。紅砂岩雖然軟於青石,但是石質更細,加工性更好,接縫處的鏨紋(注一)可以做得非常平整。

橋墩之上,飛架了四座疊梁拱結構(注二)的木製拱橋。大拱間隔之上再建小拱。大、小拱的拱樑上豎立長短不一的木柱,牢牢將最上面一層平坦的木製橋面托住。

因為朱平槿高度重視,建設資金充裕,所以這座橋的建設進度極快。石頭是當地採的,大木是上游綿潼王莊提供的。為節約時間,大木沒有改成受力更為均勻的方木,只是刨掉樹皮,稍加鏨削,直接就上了橋。目前三個橋墩全部建好,四座大拱建好了兩座,其餘兩座正在安裝。幾百名來自潼川、射洪的橋工像永不停歇的工蟻一樣,在往橋上吊木頭。

“百丈大江,竟以一虹飛渡!”廖大亨感嘆道,“世子真是大手筆,老夫不如也!”

這倒是真心話。廖大亨走南闖北,也沒有見過這麼長的多孔大拱橋。開封以北的孟津渡黃河橋和保寧府的南津關嘉陵江橋,都是百舟聯成的浮橋。浮橋成本低,架設速度快,但有兩個致命缺點:影響航運和害怕洪水。孟津渡黃河橋和南津關嘉陵江橋,只能枯水則建,豐水則拆,不能保證全年通行。

朱平槿看見廖大亨撫須晃腦,眼睛半眯,知道他詩興大作,連忙開口道:“晴虹橋影出,秋雁櫓聲來!”

正好一條破漁船搖著櫓從遠處經過,天上還有一隻覓食的白鸛劃過。錢師爺連忙讚道:“世子好詩!觸景生情,入景入畫!”

“本世子哪敢在廖公面前班門弄斧?”朱平槿啞然失笑,“此乃香山居士(白居易)大作爾!”

錢師爺頓時臉紅了。只是多年的公門生涯,他的臉皮早已練就了刀槍不入的硬功夫:“古來吟橋之詩何止百萬,世子信手拈來兩句,便能契情合景,亦非大家功夫哉?”

原來偷詩賊也分三六九等!朱平槿和廖大亨兩兩相顧,頓時大笑。笑聲一起,廖大亨的詩興也就煙消雲散。廖大亨知道,朱平槿這小子急著趕往順慶府,剛才是故意搗亂,於是笑了一回,抄著手幹看著朱平槿讓手下太監掏銀子給橋工發點紀念品,然後揮手上了他的馬車。

回馬古渡碼頭,數十艘大渡船已經準備妥當。三個波次,便能將朱平槿一行數百人馬全部運過涪江。射洪知縣和蓬溪知縣正領著縣裡士紳賢達在渡口碼頭跪送。這兩位知縣還要在此堅守幾日,直到將東去的大隊步兵渡完為止。魏幹、李用敬率領的獨立第一輜重營,將軍資運送到順慶府後,其中兩個輜重連按照計劃也會於近期透過渡口返回懷口鎮,承擔火器火藥等重要物資的遠距武裝運送任務。

……

崇禎十四年十二月初三日晚,蜀世子和四川巡撫廖大亨順利到達嘉陵江右岸的順慶府。

這裡已經是抗擊土暴子的前線了。

最明顯的感受,就是順慶府多了許多從渠縣、嶽池縣、西充、蓬州等地逃來的難民。朱平槿一到順慶府,再次將熱切求見的杜知府扔給了廖大亨。從成都到懷口,又從懷口到南充,三日騎行超過六百里,他已經累得撐不住了。

就在這一日,廖大亨、劉之勃、陳其赤苦心準備了一個多月的巴州攻勢,終於以大明官軍特有的節奏慢吞吞地發動了。

川北道龍文光和老將總兵甘良臣坐鎮廣元、朝天關,守住川陝通道。

北路副將劉鎮藩一路,自率奇兵營數千人為中軍,以遊擊楊展的千餘精銳為前鋒,參將王祥一千五百人為偏師,前四川總兵侯良柱之次子、遊擊侯天錫的家丁募勇七百為後援,從百丈關出發,直拊巴州側背,截斷南江、通江南下增援巴州的道路,並視戰況轉攻巴州。

中路副將張奏凱被四川官府逼得無奈,只好拿出了全部家底正兵輔兵四千餘人馬,從漁溪場出發直攻巴州。

從甘良臣手下調來的老將王朝陽部一千五百人,接防張奏凱的防區,戍衛保寧府閬中、南部兩縣。

保寧守禦千戶所百戶陶永祚所部守備閬中以北之蒼溪縣,保證保寧府與廣元、劍州之間的聯絡。

駐守新政壩的護商隊第四團第三營已經緊急調往蓬州、營山,南路的進攻任務只好由戰役的總預備隊——楚軍賈登聯部六千人接替。楚軍以王省吾佔據的儀隴縣為進攻出發基地,向巴州合擊。

新任署四川兵備副使馬乾坐鎮中路張奏凱營中,統一指揮三路大軍;川北道龍文光坐鎮廣元,緊緊盯著北面從陝西入川的路;而老將川北總兵甘良臣坐鎮百丈關,指揮北路進攻。其正兵營一部分兵力,由中營參將王祥率領,實際上在一開始便投入了進攻。

達州莫崇文棄守達州,檄調荊楚。少了莫崇文在西面的配合,這次巴州攻勢的目標保留了一個,減少了一個,又增加了一個。

攻佔巴州城這個戰役總目標必須保留。因為巴州是皇帝在聖旨中點名要收復的目標。是否順利收復巴州,對於廖大亨等人的仕途極為重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