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三百零七章 猛虎歸山(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三百零七章 猛虎歸山(三) (1 / 2)

馮如虎留守縣城,並不是意味著他可以翹腳睡大覺。他一樣有事情要做,那便是把城裡人口和空房子登記出來。

他氣息怏怏提著空馬鞭,索然無味地走出縣學,身後跟著他的三弟馮如彪和家丁馮長貴,以及熱心社會公益的教諭費老先生。馮如虎士氣低沉,當然是因為他對所謂的登記工作毫無興趣,更因為他對所有權、使用權改變這類涉及切身利益的事情天然遲鈍。

費老先生一眼看出了馮如虎的無奈,於是笑嘻嘻對他道:如果馮將軍信得過老朽,不如將此事交予老朽來辦。老朽在大竹數年,不敢說桃李遍佈,在這城裡還是有幾個學生的。讓那些年輕學子們跑跑腿,這事情也就成了。”

馮如虎迅速露出了喜色,可沒等他開口,費老先生又說道:“馮將軍不忙道謝,老朽先要問清楚:這登記有何用處?”

馮如虎怕費老先生反悔,連忙講了昨晚三人商議的事情,這下費老先生倒真躊躇了。他是過來人,對這些涉及錢財的事情很敏感,所以連忙相問,如果那些有空房子的人不願騰出來怎麼辦。

“怎麼辦?”馮如虎還沒想好,他三弟已經替他大哥做了回答。他噌地拔出半截腰刀道:土暴子要攻城,如果城池守不住,那土暴子會怎麼辦?土暴子會不會輕言細語與他們慢慢商量?

“王師乃仁義之師,行事豈可與土暴子相比?”費老先生有些不高興了。

“仁義之師”四個字提醒了馮如虎。世子在松林山講課時經常提到這個詞,並且要求王府的幹部時時都必須牢記在胸。“護國安民”的本質,就是廣行仁義,就是給最多數的百姓以最大的好處。政治決定軍事,軍事要服從政治。所以蜀王府的軍隊,無論是護商隊還是護莊隊,都不是單純打仗的組織,它的根本使命是以武力實現護國安民。

馮如彪被費老先生罵了,正要爭辯,卻被他大哥殺人般的眼神給瞪了回去。馮如虎堆出笑臉,先向費老先生道了歉,然後說明現在局勢緊急,不得不採取這種辦法來應急。如果百姓不入城,他們的命運便只能聽任土暴子擺佈;如果進城的百姓風餐露宿,他們就不可能與護莊隊同心協力一起守城,甚至還可能鬧出內亂!

馮如虎還補充道,現在城外田地大量拋荒,如果明年春天不能播種,那麼來年一定會出現糧荒,他和蔡監軍決定將荒田分給進城百姓耕種。

馮如虎的解釋並沒有讓費老先生更安心:“應急之策當然無可厚非。只是這城裡城外田宅,哪一樣是沒主的?將來主人回來索取,又當如何?”

這些高難的問題馮如虎壓根沒想過。因為在他的意識裡,既然有了監軍,那麼這些文人的事情就該由監軍來應付。

見到馮如虎發窘,費老先生沒有嘲笑。他認真想了想道,這些事情確實比較難。不過既然事急從權,可先以蜀王府名義釋出公告,並給那些房主田主們打張借條,申明他們將來可以討回這些財產。只不過,這幾年欠繳朝廷的賦稅要補釦了。

“我就說吧,老先生既能獨守孤城一年多,定然會有好辦法!”馮如虎高興了,隨手給費老先生戴了一頂高帽。他道聲有勞,轉身便走,可走了幾步,又覺得一個安排不妥,於是折了回來。

“費老先生,這大竹縣正堂官印在哪兒?”

“能在何處?自然還在老朽破屋裡!”

說起這個大印費老先生就有氣。前任知縣聽到風聲土暴子要來,便將大印懸掛在縣衙大堂樑上,攜全家夜遁。第二天縣丞和衙役們才發現大老爺已經跑了,全城人心惶惶,都跟著往南跑,許多人一直跑到了重慶府。土暴子進城時,全縣空若死城,只有費老先生一人死守大成殿。好在土暴子裡有頭領讀過書,知道孔夫子與大成殿的神聖和莊嚴,便沒有為難他。否則費老先生只有以身殉道,血染大成殿。不久土暴子繼續南下,被從重慶府北上的官軍打敗。不堪土暴子欺壓劫掠的鄰水縣百姓也暴亂了,土暴子這才心不甘情不願撤出了大竹這座沒有油水的空城。

“老先生真乃孤膽英雄也!”

馮如虎翹起大拇指大讚道:“百姓麼,自然還是相信官府。縣官大老爺跑了,他們豈能不跟著?借房子借地,自然是官府說話管用。既然大印在老先生手中,不如那公告借條就蓋知縣正堂之印!”

“老朽雖說暫管大印,可沒有用印之權啊!”費老先生連忙搖手。說明他這教諭沒有品級,只是一個不入流的小官,豈敢擅自替朝廷做主?

“誰說小官不是官!老先生管著孔聖人香火,誰敢說小官?”

馮如虎的刁蠻本性上來了,誰被咬住了都跑不脫。

“本官這便和蔡監軍聯名上摺子,讓省裡先委老先生署理縣事!等朝廷旨意下來,老先生便是不折不扣七品縣尊大人!”

……

就像省城的瘟疫危機一樣,小道訊息的傳播速度永遠比正經的告示通知更快。土暴子即將回來報復的可怕訊息,像漲了翅膀一樣在四鄉八里飛速傳播。傳播的速度越快,傳播的範圍越廣,訊息便越走樣,越恐怖。

在通往大竹縣城和南方鄰水縣的各條道路上,很快出現了揹著老孃兒女,纏著包袱,推著車子,牽著牲畜的逃難人群。人們回望自己辛苦搭建的家園,留下世代身影的田地,忍不住再次回頭看一眼。這一眼望去,那淚水就像斷線的珠子一樣落下來。可儘管捨不得,還是要走的。他們相互間擦乾了淚水,終於義無反顧地離開了。

沒有人不渴望太平寧靜的生活,可是天殺的歲月卻逼得人沒了活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