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承運朝會(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承運朝會(七) (1 / 2)

世子的開懷大笑,讓殿內的眾人都大笑起來,沮喪的陰霾一掃而空。

即便李自成也進過四川,但張獻忠依然是四川百姓心目中最大的敵人。張獻忠信陽大敗,必然使得民生凋敝的四川獲得喘息的時間,必然使意圖加速發展的朱平槿贏得平定全川的時間!

“只要張獻忠沒死,他就會再回來!他在來了四川幾次,嚐到了甜頭。當他裹挾到足夠匪眾,便是他重返四川之時!不過,最近兩年內他是沒有機會了。張獻忠重回四川,那時我們將沒有官軍助陣,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是故,商、莊兩隊必須迅速擴編!”

朱平槿嚯地站了起來,揮動著拳頭,一錘定音:“只是這進攻土暴子的時機,鄭長史說得對,今年清剿仍以官軍為主,我們為輔。明年三月開春插秧之時,我們再動手!目標直指巴州!在這之前,我們必須做好一切準備!……”

在明年三月春播之時進攻,這個時機的確選得準,殿內所有人都在點頭叫好。

沒有春播,哪有秋收。土暴子九成以上原是農民,他們同樣要種田的。否則十幾萬土暴子都靠搶掠過活,早就餓死一半了。陳有福攻下楊秉胤的寨子,發現寨子周圍全是水田,起碼有上千畝,並用大儀山的泉水來灌溉。土暴子利用大巴山來打游擊麼,可他們跑得了人,跑不了田。沒了田,就沒了糧食。他們要麼出來搶糧,與官軍交戰,要麼餓死。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土暴子重返漢中就食。

……

用兵時間和用兵規模是所有事情的龍頭,世子一拍板,其他事情的進行便可據此擬定計劃表。參監兩部立即對先前的軍事方案進行調整,建議將川北軍事建設重點暫由護商隊轉為護莊隊。也就是說,護商隊擴軍規模縮減了,但護莊隊的擴軍規模大幅加大。具體計劃是:

林言的三營一連擴編為護商隊第三營,尹家麟第十營增援新政壩等計劃不變。

加快建設順慶府十縣、潼川南五縣、保寧府閬中、南部兩縣以及成都府東四州縣共計二十一護莊大隊。這二十一個州縣護莊大隊因為地理位置不同,軍事價值不同,所以有保有壓,把有限的軍事資源首先確保重點地區建設。

閬中、南部、蓬州、營山、渠縣五州縣是個大網,兜底大巴山區,守著嘉陵江水道。大竹、鄰水這兩縣,被華鎣山數道平行的山脈夾於其間,有如前後兩道柵欄,攔在華鎣山南北貫通的山道之間。但因與渠縣和廣安州隔著一道山脈,兩縣在戰場上處於孤立無援之境。儀隴縣更是已經深入到大巴山區之中,是進攻巴州的前進基地。因此這八州縣的護莊大隊是建設重點,至少保證每個護莊大隊有兩到三個完整的連。

王省吾的三營三連擴編為儀隴縣護莊大隊,繼續戍守金城寨。

許守財一營四連和部分賀家莊丁擴編為南部縣護莊大隊,繼續守備新政壩周邊地區。

孫德仁的三營四連調到蓬州,擴編為蓬州護莊大隊。

劉三根的獨一營擴編為渠縣護莊大隊。

松林山的護商隊第二營集訓已久,董卜部的新兵即將入營,二營可以抽調九個排,組建營山、大竹、鄰水三縣護莊大隊。

留在閬中賀家莊的莊丁改編為閬中縣護莊大隊。

潼川南五縣與順慶、成都八州縣的護莊大隊不是重點,次序自然靠後。潼川南五縣護莊大隊已經搭起基幹連架子,正在招兵,爭取年底成軍,形成五個連的機動兵力。順慶府的南充、西充、廣安州、嶽池和成都府的簡州、資陽、資縣、內江,應儘快抽調得力幹部和老兵前往,爭取在年底前搭起基幹連架子。

在川北、川中各縣建立護莊大隊,本來就是軍事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軍事資源就只有這麼多,不可能面面俱到。若要今年大打,野戰部隊護商隊便是優先重點,護莊大隊的建設押後;若是明年大打,那麼優先建立護莊隊更為緊迫。

世子請來堂兄舒國明來講全國的嚴峻形勢,聰明的舒國平和孫洪立即做了透徹理解。老方案是擴建護商隊五個營二十個連,新方案迅速演變成了護商隊一個營,有三個基幹連的八個護莊大隊及十三個縣基幹連,比原來的方案多出了二十一個連共四千人。也就是說,擴大了整整一倍!

這個新方案還有玄機。重慶府是川東重鎮,下轄二十州縣,重要性不亞於成都府;夔州府更是四川東大門,下轄十三個州縣以及石砫宣慰司。大竹、鄰水兩縣在華鎣山以東,因有山脈阻隔,這兩縣實際上距離夔州府的達州和重慶府更近。大竹、鄰水兩縣在北,瀘州的合江縣在南,一北一南正好把重慶府夾在了中間!

……

新方案完全符合朱平槿的戰略意圖。尤其是新方案盯住了重慶,讓朱平槿拍案叫絕。

重慶素稱天險,又稱鐵壁金城。知府王行儉是江南宜興人,崇禎十年進士,標準的東林黨人,與即將上任的首輔周延儒是同鄉,也是王應熊、王應熙兄弟的好友。此人是東林文臣中難得的文武之才,土暴子數次騷擾重慶府,都被他和重慶衛出身的參將趙 榮貴領兵打了回去。

但此人在政治上與廖大亨是敵人,對朱平槿這位藩王也極為冷淡。朱平槿的舅舅邱子貢找理由去拜訪過他幾次,王行儉面子給足,禮物也收了,但是進一步的交往卻被他藉口推辭了,分明不願更多來往。

既然文的一手不行,那就必須準備好武的一手。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