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使駕到(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使駕到(四) (1 / 2)

大路塵土飛揚,當然不好宣旨。可既然宣旨和迎旨的人都急不可耐,宣旨儀式便在官道旁的接官亭內舉行。

這個接官亭很大,十六角雙層廡殿,不遠處便是官方的驛站,必要時可以操辦迎來送往的宴席。可惜在張獻忠經過成都時,被放了一把火,燒掉了半邊。廖大亨知道這亭舍是外來官員對四川官府的第一印象,在省府兩級財政極度緊張的情況下,東挪西湊依然把這組建築恢復了,今天正好派上用場。

香案火燭早就準備妥帖。正副兩位欽差一字排開,而那些充作天家門面的錦衣衛則雁翅兩行,樣子頗為威武。

聽到黃錦讓他接旨,朱平槿趨前幾步,在繡墩上跪下叩頭,所有在場的官員陪跪。老黃頭展開黃緞錦帛,開始用怪異的嶺南正音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聖旨很長,除去其中必要的文字填料,主要有這樣幾層意思:

一、深切表達了皇帝對蜀王不幸罹難的沉痛哀悼,對蜀王家屬的慰問,對四川人民失去了這樣一位賢明、睿智、仁義、愛民好藩王的極大惋惜。

根據蜀王朱至澍身前對大明朝做出的巨大貢獻,在皇帝親自關心下,經朝廷集體研究,決定賜諡(SI)號為“愍(MIN)”。也就是說,朱平槿的老子已經被朝廷蓋棺定論,以後將以“蜀愍王”的稱號永遠留在歷史記憶之中了。

“愍”在諡法中,是“在國遭憂”或“在國逢難”的意思,大體上屬於中諡。第七代楚王朱顯榕,嘉靖二十四年被自己的法定繼承人楚世子朱英燿(YAO)所弒,諡號也是“愍”。但“愍”的諡號,在歷代蜀王之中,可以說是最差的諡法。朱平槿的爺爺朱奉銓的諡號是“恭”,意思是尊賢敬讓、愛民長弟;祖爺爺朱宣圻的諡號是“端”,意思是守禮執義、嚴恭蒞下,都是上諡。

二、令蜀世子朱平槿依祖制管蜀王府事。待三年除服,依制請封蜀王。

三、對朱平槿在遭逢國難之際的表現予以高度肯定。聖旨指出,朱平槿率蜀藩宗室、士紳為國分憂,勞軍助餉的行為,再一次證明了蜀王府賢王輩出,不愧是太祖高皇帝親自樹立的、三百年來一貫保持的大明藩王中的老先進、老模範。皇帝希望朱平槿繼承先輩的光榮傳統,再接再厲,掏出更多的真金白銀,為大明朝的剿賊御虜大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四、皇帝完全支援朱平槿對德陽王等違法蜀地宗室以及王府屬官的處理意見。而且皇帝希望,蜀王府要進一步加強對蜀地宗室和屬官的管理,堅決杜絕“不忠不孝、犯上作亂”等嚴重刑事犯罪行為的再次發生。

五、針對蜀王府提出的蜀地宗室吃飯困難問題。鑑於目前朝廷財政困難,用度極為緊張,而四川戰亂頻繁,土地拋荒嚴重,皇帝特許蜀王府召集蜀地宗室,組織各處流民開墾荒地。不等不靠,不拿不要,自力更生,自給自足。蜀王府作為大宗,也有義務向小宗提供必要的襄助,經商、辦學,讓他們有飯吃、有衣穿、有錢拿、有書讀,“勿損天家體面”。

六、宣佈對王府屬官的處罰。長史司左右長史秦文薦、鄭安民,對蜀王遇難負有直接責任。但鑑於他們在案發前曾堅決勸阻蜀王朱至澍服用金丹,勉強盡到了臣子責任。還有世子的親眼目睹奏摺以及案件主犯陳恩的證詞證明,因此朝廷決定予以從輕處罰。左長史秦文薦削職為民,遺職由朝廷另行委派;右長史鄭安民革職留用,並處罰俸三年,以觀後效。富順王父子和左護衛指揮使劉盡忠大逆不道,交欽差檻送京師議罪。喻汝楨升為左護衛指揮使。其餘一干從犯,移送地方議罪。長史司、左護衛、承奉司等屬官衙門的官佐遺缺,由蜀王府、四川撫按另行具折呈報朝廷認可。

七、皇帝特派南京吏部尚書黃錦和錦衣衛副千戶李存良為正副使,操辦蜀王的喪葬典儀。但是上述所稱的財政問題,喪葬一切費用均由蜀王府自行籌措,希望蜀地宗室能夠體諒皇帝的苦心和朝廷的難處,“勿要滋事”、“驚擾地方”,鬧出進京上訪的醜事。

……

聖旨宣完,朱平槿面無表情,口稱“臣謝恩!”。雙手舉過頭頂,接了皇帝詔書。

這封詔書不好不壞,總的來說可以接受。

好的方面,政治上肯定了朱平槿近期所作所為,為他在官紳和百姓中奠定了一個良好的聲望基礎。

人事上保住了鄭安民,還取得了除左、右長史以外的王府官員的實際任免權。這為下一步整合王府屬官和軍事統御體系奠定了一個良好的政權基礎。

族務上得到了支援,處理了德陽王和一批不聽招呼、不諳時務的蜀地宗室,這為朱平槿以蜀世子之尊,將蜀地宗室整體納入軍政商農幾大機構奠定了一個良好的族權基礎。

墾荒移民政策和辦學經商政策得到了首肯,這為王府勢力大規模向川內各州府滲透取得了一個良好的政策藉口。

壞的方面,朱平槿的地位原地踏步,除了一道管蜀王府事的正式任命,毫無進步,聖旨上連句早結婚多生子之類的客套話也沒有。王府左相之位朝廷要摻沙子。最慘的是銀子,助餉要加碼,喪葬費用沒一文,宗室的生活要負責,一切都要朱平槿自己掏錢,連廖大亨報假帳撈銀子的計劃也落了空。

朱平槿真正關心的,還不是這些出錢的事。如果用錢能買來更大的政治權利,朱平槿不會吝嗇金錢。朱平槿擔心的是蜀王府要將富順王父子和劉盡忠三人移交錦衣衛。這三人對朱平槿建軍養士的事情清清楚楚,不能讓他們活著離開四川。

……

朱平槿接了旨,然後輪到廖大亨、劉之勃和四川三司的主要官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