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八章 瘟疫襲城(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八章 瘟疫襲城(三) (1 / 2)

郡王之後文武官員中排在第一的,當然是四川巡撫廖大亨。

廖大亨的氣色很好,紅潤豐滿的臉龐與不遠處陳士奇的消瘦蠟黃形成了鮮明對比。廖大亨上午在得到程翔鳳的報告後,立即聚齊成都府縣各級官員,並親率撫標士兵趕到了第一線。

廖大亨對瘟疫的瞭解不太多,但知道奢安之亂時瘟疫流行,曾經影響了軍隊作戰。他以前的職業履歷主要是與兵匪打交道,並沒當過府縣的親民官。就算地方發生大規模的瘟疫,與他也沒有什麼關係。但是現在可不一樣了。他在政治上剛剛過關,還處於“以觀後效”的考察階段。他是一省巡撫,若是省城大疫,地方局面無法收拾,他難辭其咎。他最近收到布政司轉來的保寧知府張繼孟報來的呈文,裡面說保寧府以北瘟病肆虐,甚至有闔村死絕的。這或許是張繼孟轉移巴州失守責任的障眼法,但他從其他渠道收到的資訊,證實這很可能是真的。除了省內的瘟疫訊息,邸報上對北地瘟疫橫行也有文字描寫。“十不存一”,邸報上這句話,令廖大亨記憶深刻。

朱平槿對這件事情的重視態度,更讓他感受到了形式的嚴峻。他家中四位師爺曾經為他分析過世子的行事風格,他們都認為世子出手極準極狠。如彭山江口一戰,伏兵於悍匪歸巢之路,兵不血刃就殲滅數萬悍匪,讓戎馬十幾年的廖大亨也歎為觀止。世子突然讓他的親信快馬報信,又親自召見蜀地文武大員,要麼別有用心,要麼就是這疫情已經火燒眉毛了。至於世子對疫情的判斷,廖大亨很有信心。他未來的老丈人便是成都最有名的神醫,怎麼會判斷錯誤?

正是基於這樣一些考慮,所以廖大亨不僅親自點兵點將,將大頭瘟患者及家屬押送回家,還下令將大頭瘟患者附近的幾條街區全部封鎖了,許進不許出。只是這些街區裡面起碼有好幾千人,這些人要吃要喝,圍著顯然不是長久之策。所以,他也希望今天的朝會能在世子的主持下議出一個明確的結果。如果不幸瘟疫蔓延,他的責任也會小上很多。

新任四川巡按劉之勃不露聲色地坐在官員之中。他觀察朱平槿。龍椅之上,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天家遺傳的寬闊國字臉,素冠麻袍,樣貌很普通,談不上俊秀,卻顯得意氣昂揚,老成自信。在一大群四五十、甚至六十多歲的官員們面前,顧盼神色從容自然,絲毫沒有這個年齡段的少年時常顯露出的一點緊張或羞澀。這不禁讓他想起了出京前的陛辭。也是在這樣的殿前平臺上,也是在這樣的龍椅上,坐著一位龍子鳳孫。只是那位正值壯年的天下至尊,面對江河日下的帝國,面容顯得格外憔悴,神色露出十分無奈。對即將走馬上任的四川巡按,也就是簡單平常的幾句鼓勵而已,絲毫沒有他想象中的面授機宜之類的事情。

劉之勃在腦海裡將面前這位世子與京師那位皇帝做了一番對比,這讓他難過許久。

這一位是初春之花,那一位是深秋之葉,簡直是天壤之別。

這讓他產生了一種別樣的感覺。

大明的藩王都是豬圈裡養的肥豬,只知醇酒婦人,聚寶斂財,這彷彿已經成為朝廷官員,甚至是士紳百姓頭腦中固定的印象。然而他第一次出京任職,第一次見識真正的大明藩王,這種思維定式就遭到了徹底顛覆。

面前這位蜀藩世子身上,哪裡找得到一絲頹廢奢靡的豬圈氣息?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劉之勃心中感嘆道。

劉之勃出身御史,風聞言事原本是他最拿手的本事。因此他初入四川,便開始有意識地打聽蜀地的種種事情。蜀王之死已經傳遍全川,繼承王位的世子便進入了他的視線。不久,他就收集了許多關於這位年僅十五歲的世子種種有聲有色的傳聞。劉之勃對這些傳聞歸納總結一番,分成了正負兩面,透過比對分析,試圖還原這位蜀世子的真正面目。

正面傳聞一,世子聰明好學、博聞強記,學識淵博,禮賢下士,有獻王遺風,與他窩囊死掉的爹毫無二致;正面傳聞二,世子仁義賢明,在王莊減賦免稅,優待鰥寡孤老,蜀民爭相投入王莊,甘願為之效死。

負面傳聞一,世子上有悍母,內有悍妻。蜀王妃和未婚妻的性情都十分彪悍,也十分能幹,極善斂財;負面傳聞二,也是最離譜最聳人的傳聞,是世子貪財好色,強奪民田,又與土司勾結,有不臣之心!

對於不臣之心的傳聞,劉之勃只是付之一笑。四川官軍雲集,又有眾多土司之兵。蜀王府僅有一個護衛幾千人,造反不過是以卵擊石。

好色就更加離譜,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還是絨毛般的鬍子,他能好色成哪樣?只怕藩王好色,皇帝還喜歡些!

可對於其他傳聞,劉之勃就沒有輕易否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