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四年二月二十二日,又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
成都城北附近的一條大道上,數十名身披鎧甲的官兵騎兵正在策馬賓士,紅色大旗飄揚在隊伍上方,上面繡了個金色的“蜀”字。路旁的油菜花已經盛開,像金燦燦的花毯鋪在綠色的原野上。騎兵穿行於花海之中,倒把一身的殺氣褪了,好像不是趕赴去戰場,而是出城來郊遊。
四十多歲的崇義莊(注一)莊戶楊二叔挽著褲腿,揹著籮筐正走在路上。他的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還有同村的十幾個年輕人,有說有笑的落在他身後。
楊二叔憤憤不平地想,年輕人就是這樣,只要吃飽一頓,精神頭便足得很,他們才不管下頓是否有米下鍋呢!
身後的馬蹄聲引起了楊二叔的注意。他回頭一看,迅速指揮身後年輕人退到路邊,準備隨時跪下。這年月,能騎馬的不是貴人就是官軍。若是一不小心惹惱了貴人官軍,丟的便是腦袋。
官兵!楊二叔輕聲叫喚,語氣卻格外嚴厲:
“都給我跪下,不準抬頭看!”
馬蹄聲近了,卻稀疏起來,最後停在楊二叔身前。楊二叔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又不敢抬頭看,只好渾身哆嗦,在恐懼中等待命運的宣判。
“這位大爺,你們是要下田啊?”一個年輕人的聲音問道。
“公子問你們話,都抬起頭來回話!”另一個聲音吩咐道。
楊二叔猶豫地抬起頭來。紅色大旗之下,一名紅袍少年端坐在白馬上。旁邊兩位秀才模樣的中年人,一位富態,一位乾瘦。那紅袍少年滿臉微笑,很和藹的樣子,這讓楊二叔提起的心放到了肚子裡。
“回稟公子,我這是帶著兒女村人下田翻土,準備育秧。公子,我們可都是良民啊!”
少年輕聲笑了,但是沒有惡意。他繼續問楊二叔,你們都是蜀王府的莊戶?
楊二叔趕緊點頭,連說正是。那少年又問了他家裡人口、耕地、種子、口糧以及莊裡亂民的情況,楊二叔老實回答了。
莊裡有十幾人跑出去參加了亂民,都是些吃不飽肚皮的。前幾天回來了幾個,剩下的好像跑到新繁城裡去了。亂民們沒搶莊裡的人家。都是幾輩人住在一起的鄰居,沾親帶故的,他們也不好搶。只是莊頭捱了打跑了,這些天都沒回來。
他一家三兒三女一個老孃一個婆娘一共九口人,種了大約二十畝地。地雖少了些,但還勉強夠種。主要是這幾年溝裡水少了,去年春天隔壁莊裡上為了爭水打了幾架。今年的種子還有,但是口糧不夠,只能吃到六七月份,以後就只有餓肚子了。這裡到處是莊田,連野菜都沒地方挖去。
少年邊聽邊點頭。聽完了他對楊二叔道,今年蜀王府各王莊只收五成的租子。若是缺了口糧,楊二叔可以讓兒子加入莊裡的護莊隊。每個護莊隊員每月發二十斤穀子的補貼,年底有二兩銀子的例賞,集訓期間還管吃住。另外,跑了的莊頭不會再回來了。以後王莊的莊頭都由莊戶自己推選。現在彭山縣那邊的王莊缺人,若是家裡人多地少,還可以申請遷到那邊去。不分男女一人五畝地,沒房子住的借幾兩銀子的安家費。
楊二叔簡單的大腦根本無法一下子接受這麼多的資訊。不過,他還是從少年公子的話中抓住了幾個關鍵詞。比如,護莊隊、五成租子、二十斤穀子、二兩銀子等等。他不知道少年公子是誰,也不知道他說的話能否作數,反正少年公子說的都是天大的好事,所以他連忙叩頭稱謝。
“這裡有一張告示,你先看著!”
富態的秀才從馬鞍下吊著的皮袋中掏出一張寫滿字的紙,遞給楊二叔。
楊二叔很現在想知道紙上到底寫的啥,可是他不識字。莊裡能認字的只有莊頭一個,可惜也被打跑了。
“很快就有王府裡的人到各莊貼告示,並把告示上的內容念給大家聽!”少年公子留下一句話,帶著騎兵遠去了。
這少年公子自然就是朱平槿。他是應廖大亨之懇請,到彭縣和新繁縣去助戰的。昨晚,一匹快馬從成都府北門衝進來,帶來了驚人的訊息:“闖賊上月攻進洛陽,福王遇難!”
福王遇難,引起的震動遠大於幾月前督師楊嗣昌的自殺。川人與楊嗣昌有仇,都說是他把獻賊趕進了四川,所以他死了,街上有人放鞭炮敲鑼鼓。福王遇難,卻在川人上下各個階層都引起紛紛議論。
福王是誰?不要說城裡的官紳知道,就連上了點年級的百姓也知道。那是萬曆皇帝最喜歡的兒子,天啟皇帝和當今皇上的親叔父!
萬曆年間的嫡愛之爭,經過別有用心的不良文人反覆炒作,早已發酵放大成大明朝全民性的娛樂話題:鄭貴妃迷惑皇帝,欲立親子為太子,正人君子堅決抵抗,奸人最終失敗收場。上層學術界已經公認為這是忠奸不兩立的當代版本,但是下層百姓群眾,對鄭貴妃如何誘惑皇帝更感興趣,比如是否她在床上使用了媚術?她是否在終南山修道千年?這次全國性娛樂事件中的男主角之一,就是洛陽慘死的福王朱常洵。
巡撫衙門也炸了鍋。福王遇難,眾官員免不了齊聚廖大亨之處,再來一個集體哭喪。大家痛哭,並不都是在作秀。一個簡單而且殘酷的事實已經赤裸裸擺在他們面前:皇帝連自己的親叔叔都保不住,那他還能保住誰?他能不能保住京師,保住祖宗傳下來的江山社稷?大明氣數將盡的絕望第一次進入了許多官員的腦海,一些大逆不道的想法也不受控制地闖入他們的心扉。
朱平槿昨晚也在第一時間收到了福王被殺的訊息。廖大亨透過李師爺這個聯絡人傳來他的請求:請世子步出王府,到新繁彭縣走一遭。
朱平槿透過史書知道福王的悲慘命運,但是他不知道福王世子能否如真實歷史一樣逃脫。如果福王世子沒能逃脫,那麼南明史就要改寫了。他閉著眼睛想了一刻鐘,便跳出大浴桶,擦乾了身子,鑽進了舒服的大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