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藩撫勾結(二)
錢師爺的推斷沒錯,王府的行文果真有漏掉的!
責任不在孫師爺,也不在巡撫衙門裡的任何一個書辦下吏,唯一的責任者是廖大亨本人。
自從“除五蠹”民亂開始,王府因為接連收到省城周邊的王莊王店求救,便連篇累牘向巡撫衙門行文,要求巡撫廖大亨出兵彈壓亂民。這些文書中,長史司出的正式行文並不多,多的是蓋了王妃印寶的文書,有時一天竟多達七篇。
一個女人公然吆喝一省撫臺,這讓廖大亨惱怒異常。他下令屬下,凡非王府長史司的正式行文,其餘一律不必上報。下吏們受了撫臺大人的訓斥,又不敢招惹王府,於是對這些不符格式標準的文書只是當面接了,轉身就塞進故紙堆,乾脆連封都不拆。
朱平槿在蒙頂山王莊向廖大人發出的重要資訊,因為沒有經過長史司,也遭遇了同樣命運。天全土司向巡撫衙門的請戰文書,因為與朱平槿的文書裝在同一個信封中,也許送信的人沒有說清楚,也許收信的人心不在焉,同樣被連累了。
“天誤我也!天誤我也!”廖大亨讀完兩封信函,慘叫一聲。
“老爺不必憂慮,此事還有轉圜餘地。”趙師爺連忙勸慰,“只是這宗蕃與土司攪在一起,學生總覺得不是什麼好事。”
錢師爺料事如神,壓住心中得意反駁道:“是否攪在一起,雅州知州王國臣比我們更清楚。他都沒說啥,我們不妨假裝信了王知州的話。”他手指這兩封信函,“兩封信裝在一起送來,傻瓜都知道他們穿一條褲子!”
孫師爺點點頭道:“錢先生所言極是,此事正好裝聾作啞!不過,我們既然要用他們,倒要想想他們要我們回報些什麼?”
錢師爺得了孫師爺的支援,說話更加大膽:“還要想想那世子暗示我們的功勞是什麼!東翁如今有難,這功勞要夠大夠響亮才夠份!”
排名最後的李師爺一直沒有發言,這時冷不丁開口道:“那功勞若是獨一無二,那買的人就多。下手慢了,被別人搶了先,那便再也沒機會!”
李師爺的話一出,立即得到了所有人一致贊同。
廖大亨第一次露出了笑容:“奇貨可居也!”
既然廖大亨表態了,錢師爺便繼續順著杆子往上爬。
“土司願意打仗,大人就給他們名義!土司平了民亂,大人便給他們請功!土司要劫掠百姓,大人就睜隻眼閉隻眼!只是要給他們說清楚,布政司藩庫裡那是一文錢也沒有!錢到哪兒去了,都花在四省追剿大軍身上!大人更不可能為他們爭取賞銀。若是爭取銀子,那藩司說不定也要參劾大人一本!都司那裡也沒有援兵,衛所的兵都被方總兵帶到川東打獻賊了。要援兵,只有大人的撫標可以出動部分,也就幾百千把人!”
錢師爺的建議條理清晰,毫無風險。廖大亨微笑著點點頭。
孫師爺估摸著文字工作又要落在自己肩頭,不得不出言提醒道:“大人,有些話能說不能寫啊!學生建議,要行文,只需寫上讓土司兵剿滅亂民即可,萬不可留下把柄!”
孫師爺的提醒合情合理。廖大亨再次含笑點點頭。
眼見一份正式決議就要圓滿出 臺,這趙師爺卻來煞風景。
“老爺,學生多句嘴。宗蕃,朝廷百官盯得緊,皇帝盯得更緊!地方大員與宗蕃過從甚密,乃是為官者之大忌。這世子與土司攪在一起,那他圖的什麼?一般人,要麼圖官,要麼圖錢。可世子乃蜀藩儲君,圖官何用?無非下人賞個微末。圖錢何必?蜀地就封了一個王,誰還能比蜀王府有錢?要麼圖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