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三十九章 一個小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三十九章 一個小兵 (1 / 2)

佇列操練看似複雜,實則簡單。真正難的是要整齊劃一,迅捷快速,這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達到。

陳有福劃歸了護商隊第一連,成了第一連第一班的第一任班長。他手下有十一個人,兩個組長和九個兵。兩個組長他都不認識,只知道一個姓文,名養正;一個姓譚,名思貴。姓文的是個文盲,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姓譚的一點都不彈(四川方言:傻子),三十六根轉軸七十二個心眼,眼睛一動便是個主意。九個兵陳有福認識兩個,不是保寧府和夔州府過來的,而是在人市中被趕作一堆的堆友。陳有福一天上一個臺階,心裡滿足極了,曬場上更加賣力。這會兒他正舉起右拳、平伸左掌高喊:“以我為標兵,全連集合!”

全連人員聽見陳有福的喊聲,立即從散亂狀態向陳有福聚攏。陳有福本班的人從左向右向他看齊,二至七班的班長從後向前向他看齊,二至七班的成員再從左向右向他們各自的班長看齊。轉瞬間,一個連的實心方陣就成型了。

一連的良好表現讓宋振宗這個兼任的一連長在朱平槿面前頗有面子,他手中時常揮動的竹棍已經夾在腋下。朱平槿走到陳有福右側,單眼瞄了一下排面,總體還算整齊。他又往下走了幾步看了看,卻對宋振宗搖搖頭。

宋振宗連忙過來。朱平槿道:“佇列有個問題。前後排的間距不一;每一排面的左右間距也不統一。”朱平槿邊說邊平舉一隻手臂,指尖伸直,做了一個示範動作:“前後間距以後排士兵指尖觸控前排士兵後背為準;左右間距以左右兩拳接觸為準。”朱平槿纂起雙拳,貼在左右褲腿上,又做了一個示範動作。

宋振宗道聲好,立即向全連宣佈新的規矩,並下令解散,重新開始集合。陳有福再次舉起右臂,高喊自己的是標兵……。

朱平槿對觀演的舒國平等人道:“連隊在靜止中操練容易。但在行進中,尤其是複雜起伏地形上行進,能做到橫看豎看斜看都能一根直線,那就很難!全營滿編之後,還要做到營級佇列整齊,那更不容易,所以你們還得繼續操練!從明早起,全營開始跑步,進行體能訓練!明天剛開始,來回只跑兩裡,以後逐漸增加到五里、十里、十五里!再往後,更要從徒手變為負重三十五斤!”

朱平槿說完,一指前面的茫茫大山道:“至於訓練地點,就在那裡!”

當天晚飯前,孫洪帶著王大牛他們趕到了碧峰峽。除孫洪外,王大牛等人都沒有馬,百多里地全是靠雙腳走過來的。孫洪清楚,朱平槿視察王莊只是一個幌子,真正的目的是練兵。因此他們經過夾關到達蒙陽鎮後,立即問清楚了朱平槿的去處,然後從蒙陽鎮出發,沿著山澗穿過一條峽谷,又翻過一座大山,最後來到碧峰峽。王大牛他們是本地人,路熟。據他說,如果早知道他們來的是碧峰峽,那麼不需要經過蒙陽鎮。他們從邛州出發後,可以經過夾關、上裡、中裡,直接走到碧峰峽的峽口。這條路要近不少,只是同樣難走,也過不了大車。

王大牛等人來到碧峰峽,他們剛進到峽口裡面,就見到幾十步前立著一排高大的竹籬笆牆。竹牆前的地上堆著竹子捆紮的拒馬。竹牆上掛著一個大木牌,上面寫有兩排紅字。竹牆後還有一個兩丈多高的竹樓,上面站著個穿灰色大棉袍的兵士。

王大牛對大木牌上面的紅字寫的啥有些好奇,正要開口詢問孫洪。竹樓上的兵士已經對著這邊大喊一聲:“站住,幹什麼的?!看不見牆上掛的字嗎?王莊禁區,山民莫入!”竹牆上面也探出一個腦袋,對著這邊觀望。

孫洪這兩天累壞了,正在馬上有一下沒一下地打瞌睡,突然被兵士的大聲叫喊嚇了一跳,差點摔下馬來。幸虧王大牛眼疾手快,一把拽住馬兒韁繩,又把孫洪扶穩坐定。孫洪驚魂未定之際,王大牛給他道了原委,這才讓孫洪平靜下來。孫洪暗想,這裡恐怕就是世子曾經說起的練兵之地了。孫洪於是止住王大牛一行人,獨自拍馬向前,到竹樓下向那兵士大喊道:“鄙人孫洪,是蜀王府……”

孫洪話音未落,那竹樓上計程車兵已經認出了來人。他們在人市上,對這個說話和和氣氣,待人從不刁難的先生印象很深。竹樓上的兵士興奮地高喊孫先生來了,旋即從竹梯上爬下來,同下面另一個兵士一起把竹門移開。王大牛看到孫洪與兵士認識,帶著人也過來。兵士與同伴交代一下,便帶著孫洪和王大牛繼續上路。

孫洪打量帶路的兵士,見他身材矮小,面容陌生,便問道:“你認識我?”

那兵士道:“小人當然認識!小人魏辰,我和大哥魏申,還有我爹我娘我妹子,都是世子爺在人市上買來的。孫先生給我們登了記,孫先生不記得了嗎?”

孫洪又從上到下打量下這兵士,笑道:“你們那時……哎,換了這身衣服,簡直讓人不敢相認!”

那叫魏辰的小兵嘻嘻一笑道:“全靠世子爺仁慈,盡給我們好吃的,又給我們棉衣穿!兄弟們都說,世子爺是菩薩身邊的童子轉世投生,來世上救苦救難的!可惜呀,如果世子早來兩天,我姐她就不會被別家買走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