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對李餘行了一禮之後,然後在何太后的示意之下,開口唸起來了。
“今國有難,諸將以赴,乃啟上蒼,佑我將士,百戰得還,逆賊當亡……”
一番檄文念罷之後,劉辯這才端著一杯酒上前,來到了李餘的面前。
“還請我師飲下這杯。”
李餘見狀也不再客氣,將酒杯拿起一口飲下。
百姓聽見劉辯稱呼李餘為我師,這才明白天子拜李餘為師,並非是傳言。
對於天子拜李餘為師,百姓不僅不會覺得李餘是權臣,反而覺得天子拜李餘為師,即便是如今不頂事,日後也必定是明君。
無他,親賢臣遠小人,便可成一代明君。
在一番誓師之後,大軍繼續啟程。
得天子相送,還有天子之師相隨,大軍計程車氣開始極度增高,甚至連行軍速度都比平時快了幾分。
原本自洛陽至陽翟需要三日,而在士氣大增的情況下,兩日就已經到達了。
陽翟的地方並不大,但卻十分古老,相傳陽翟乃是當年夏啟的首都,那可是兩千多年前了。
陽翟的城牆很是古老,但卻並不高大,不過才十米高罷了。
然而陽翟的城牆雖然並不高大,但卻十分堅固,而且陽翟的地理位置也極其重要。
陽翟地處司州,是洛陽與許昌之間的一座城池。
雖然並不是什麼險要關隘,但樊稠卻是不敢從陽翟繞過去。
要知道行軍打仗,糧草極為重要,今天他敢繞過陽翟直擊洛陽,明天呂布就敢帶軍出城,襲擊他的糧道。
張遼帶個一萬人馬,在跟他們對峙個半天,五萬大軍就會不戰自潰。
因此取不得巧,只能老實攻城,這幾日攻城已頗具成效。
呂布軍中不過五千人,如今已經傷亡過兩千有餘了。
而且剩下的這兩千還不是他們攻不下來,而是軍師有言,可圍呂布以逼張遼出兵,到時再一舉拿下,洛陽自然唾手可得。
在陽翟之外的一處大帳之中,樊稠拿著酒對坐在下首的一名校尉舉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