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成群的丫環婆子伺候,沒有太多規矩要守,事事親為成為習慣後,自然就不嬌氣了。
看著弟弟的成長,陸微雨自然很是欣慰。
安撫好弟弟的情緒,就將那套《大夏風物誌》交給了他。
陸錚看到書也沒心思寫字了,得到姐姐的允許後,就收起紙筆。
見硯臺裡還有些餘墨,小臉糾結地瞄著姐姐。
陸微雨見狀,就叫了柳兒進來把硯臺端走,讓她帶著梅蘭竹菊去寫字。
柳兒識字,能夠看懂一些寓意簡單的書,也能算帳記數。
陸微雨將父親給的那座莊子全權交與她打理,日常也要記帳。
梅蘭竹菊自從被分派到海棠院後,這一年來也在認字習字,自然不怕這些研好的墨會浪費。
之後幾天,陸錚都會在寫完字後就看起了《大夏風物誌》第一冊。
有了這套書的慰藉,姐姐的話也讓他明白了自己不可能跟著出門,便沉下心來決定先讀書。
姐姐說過,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所以還是要多讀書才行。
讀書不行、練武不行、年紀還小,現在出遠門只是累贅、負累。
有了這樣的覺悟,他也沒再表露出不捨和想要跟著出門的希翼。
正月下旬,陸微雨在曲老郎中過來例診時,確定了出門的日子。
曲老郎中年前就知道她要去常山的事情,知道是人家老祖宗的意思自然不會再阻止。
直到這時才說起一路南下的一些注意事項,一些各地的環境和習俗。
還有一些南邊有名的醫館、藥鋪的情況。
最後,他還打算將自己一個表現不錯的徒弟派過來,讓他跟著陸微雨一起去常山小住一段時間。
陸微雨聽後一臉驚訝地看著他。
“太師叔,回春堂裡不忙嗎?”
表現不錯的徒弟,放在回春堂那就是實力不錯、口碑不錯的坐館大郎中啊。
京城醫館和藥鋪不少,但京城是天下王都,除了繁華,也住了很多人呀。
因而,陸微雨要在京城做藥材生意,從不擔心醫館和藥鋪多了競爭大、生意不好。
“你也認識的,是你五師叔張越,他是我來京城後收的第二個徒弟,從小教著的。”
“只不過他沒有去過常山,以前是年紀小、實力也不夠,後來是回春堂也忙。”
“正好今年常山那邊會派兩個小郎中過來京城坐館,我便把他騰出來,讓他去常山再學學。”
“等他回來,明年我在樺城再開一家回春堂,讓他去做掌醫。”
曲老郎中說道。
京城回春堂有他掌著,長子又在太醫院,次子在洛城回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