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知道陸微雨要拓展水路的林勝華,也沒有多想。
反而是知道大公子有四個大管事安排過來助他,讓林勝華很是高興。
林平湛離開後,林勝華又去帳房查了年內鋪中總帳和季度帳,再看了年關生意的細帳。
加上從南線分到的紅利,能湊出來的本錢確實與陸微雨估算的差不多了。
只不過——
“既然有幫手分兩路走,我到不急著就出門的,等二月中下旬把南線的冬季分利再收一收。”
“東線是去年夏秋時節完成的,不管能收多少回來,冬季和年關生意是肯定有的。”
“這個我今天也問過大公子了,二月上旬,他手下的帳房就會陸續回攏這些帳目。”
“我就等二月下旬大略拿到一些也行,爭取不影響路上來回奔波的時間,一次到位。”
林勝華將他與大公子商量時,自家兄長的建議也說了一遍。
路遠了,又有這麼多人出去,耽擱時間和消耗盤纏問題,都是要一起考慮的。
這是成本。
陸微雨點頭,她無法再給他什麼本錢,只能從所有鋪子、作坊和合夥生意裡去湊。
不過另外兩個管事那邊的任務,雖有大表哥去吩咐,但本錢卻需要她拿出來。
她將這筆錢拿了出來。
交代林勝華,給那兩個跑另一條路線的大管事,每人各拿帶三萬兩本錢。
他們都是沿著水路走,去的地方也不少,但要做的事情簡單多了。
且在缺少本錢時,可以從大表哥的生意上臨時借支,自然不必給出太多本錢帶上。
今年這一跑至少半年,陸微雨知道京城這邊生意有勝軍伯繼續看顧之後,也沒再說什麼。
她想法再多,經驗卻只有這麼多,除了一直需要長輩們的扶持和看顧,她也沒什麼能叮囑的了。
“大小姐何時南下?”林勝華離開之前,詢問陸微雨。
“我想二月初把錚兒送到老祖宗那兒後,就從莊子上直接出發。”
陸微雨小臉嚴肅地說道。
提到出門,並沒有什麼新奇、嚮往而雀躍的情緒。
前世她也沒有機會遠行。
這一世她已經提前看熟了《大夏風物誌》,還有老祖宗提醒她去書樓找出來的《常山輿典》。
《常山輿典》不只記錄了地理環境,也記錄了一些經年的府志、風土人情和特產。
常山白氏是常山最有名、最有聲望、最有代表的世族門第,卻並非常山唯一的主人。
在白氏之下,也有一些同樣從事醫藥種植、售賣的小家族和藥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