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52 二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52 二見 (3 / 3)

蒙元尊右,皇宋尊左。

楊憲這句話看似問的無意,實則非常陰險。方從哲一個回答不好,也許不致今夜的相見會不歡而散,至少不利氣氛的融洽,說不定就會處在下風。按道理講,他當然要說是按照皇宋的禮法,而且鄧舍也確實地位高過朱元璋,但如今是有求於人,想與金陵結盟,直說不太合適。

他不慌不忙地微微一笑,說道:“治世講禮,德高者尊;亂世講武,力強者勝。方今亂世,群雄競逐,是左也好,是右也罷,還有什麼重要?”

“尊使講話,未免有點前後矛盾。”

“怎麼?”

“上次與尊使在大堂相見,尊使氣勢洶洶、咄咄逼人,言必稱‘禮’,為何才幾日不見,便就又反口說‘禮不如武’呢?”

“楊大人差矣!你們主賓相見,當然需要講禮。征戰疆場之上,又如何講禮?君不見昔日春秋時宋襄公不肯‘半渡而擊’導致失敗的例子麼?”

“先生巧口,依舊唇槍舌劍。”對方從哲的辯才,楊憲自甘不如。

他話音才落,不意方從哲陡然發怒,霍然起身,說道:“何謂‘唇槍’?又何謂‘舌劍’?唇槍舌劍豈因在下?如我方才所言,金陵與益都本為我皇宋的左膀右臂。有道是‘唇亡齒寒’!若你我兩家合力,則我大宋之旗必能插遍海內。如若不然,彼此生疑,不肯互助,空自便宜了韃虜!從哲來金陵,所為何事?豈是為‘唇槍舌劍’而來?乃是為我皇宋的社稷謀而來,乃是既為我海東、也是為您金陵的前程而來!”向朱元璋拱了拱手,說道,“明公繁忙,從哲可以理解。但是卻為何放任臣下再三為難?”出席跪拜,“從哲離益都已久,想必我家主公早有惦記。請辭。”

這一下給金陵主臣來了個措手不及,人人面面相覷。

楊憲很惱怒,他本只是一句隨口話。往大了說,可以說是諷刺;但往小了說,最多算是句說笑。方從哲卻這麼大的反應,至於麼?分明讓他在朱元璋、劉基、陳遇諸人面前下不了臺,咬了咬牙,他欲待起身爭辯。

“哈哈。楊憲也只是無心之言,尊使何需如此?正如尊使說,你這次來是為我皇宋社稷謀,現今謀還未成,你就匆匆告辭。怕是即便了見燕王,也不好說吧?……,快快請起,有話咱們慢慢講。”說話之人是朱元璋。

方從哲仍是跪拜地上不肯起身。

“楊憲,來與尊使道個歉。”

楊憲忍住氣,臉上演出笑容,離席出位,來到方從哲身前,伸出手扶住他,笑道:“小小說笑,先生何必動怒?楊憲失禮了,請不要見怪。”

方從哲順勢站起,與楊憲說道:“非是與大人動氣,只是從哲此來所謀者大,實不耐再做無謂的口舌之爭。”

“對,對。您請入座。”

方從哲不急回入席中,又向朱元璋、劉基等人行了個禮,委婉地解釋了幾句,也算是為剛才的發怒配了個不是,方才落座。

經過這一折小小的插曲,他對說動金陵出軍之事越發自信了。其實,這番生氣原本就是做戲,也可以說是一種試探,他是在試探金陵主臣的心思。得了朱元璋的兩句話與一個表態,他的心中已經略略有數。

如果朱元璋不肯出軍,絕對不會令楊憲道歉。

既然已經試探出了對方的心思,下一步需要做的,也無非就是先提出海東的願讓出的“利”,然後再等著金陵討價還價。

話說回來,如果朱元璋不讓楊憲道歉呢?難道方從哲便不怕此次會面就此宣告談崩?他當然不怕。

一則,即使朱元璋不令楊憲道歉,他也早備下了有另一套的說辭給自己下臺階;二來,若是朱元璋果真沒有讓楊憲道歉,那實際也就說明朱元璋根本無心出軍,沒有打算與益都結盟。再談下去,也是沒什麼用處了。

趙過打下鉅野,這已是目前海東能力的極限,要是連這都不能引起朱元璋的興趣,方從哲也只有打道回府。

劉基說道:“尊使講,你此來既是為海東謀、也是為金陵謀,願聞其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