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你引千人,現在出城,伏在城外。得我軍號,便鼓譟殺出!切記:不許動燕賊前隊,也不許動燕賊中軍,殺出時,只許找燕賊後軍!”
“接令!”
王保保氣昂昂,接過軍令,轉身出堂,自引了千人精銳,出城埋伏去了。
“王士信!”
“末將在。”
“我軍入曹州後,老夫即命你將城外的溝塹填平。如今可填平了麼?”
“回大帥,早已填平。”
“甚好!先記下你功勞一件。撥與你兩百人,亦出城外埋伏,等保保出擊後,你便搖旗吶喊,為他壯大聲勢。”
“接令!”
王士信也自退下,引軍出城不提。
曹州城外頗有山陵、林木,如今夏末,樹木茂盛,埋伏個千許人不成問題。
佈置下了這兩支伏軍,察罕帖木兒又一一點將,或命守城北、或命守城南,四座城門都分派妥當,又囑咐令道:“你們去後,只可暗暗準備,不許大張旗鼓。等到燕賊臨城下時,更切記要裝出驚慌失措的模樣,就好像剛剛發現他們一樣!”
諸將雖不解察罕的安排用意,仍都應道:“是。”
“燕賊至城下後,如果他們就地駐紮,暫且休息,你們不必理會;如果他們立刻攻城,剛開始時,你們也不必太用力招架,可故作不支。”
“是。”
“都下去準備吧!”
諸將接令退下。此時,堂上還有七八個沒有接到軍令的將校,見同僚們都有任務,不免抓耳撓腮,一人問道:“大帥,請問末將等有何職司?”
“你們?你們先各回本營,將本部集合起來,隨後再來老夫帥府報到。”
“是。”
李惟馨一直微笑不語,等他安排妥當,諸將全都退下後,方才說道:“主公的諸項安排一氣呵成,想來是早有成算了?”
“就像先生說的,吾不怕燕賊來攻,只怕他不肯出城。即便此番沒有李和尚來,最多兩天,老夫也會用計調趙過出城。……,這一場仗,不瞞先生,老夫確實早謀劃已久了!”
“燕軍屯成武多日,一直不動;今日忽然來犯,其中必有玄虛。不是按捺不住,就是肯定得了鄧賊的催促。不管怎樣,對主公來說,總是好事。”
“哼哼。趙賊沉穩,‘按捺不住’怕是不會;而若是賊軍諸將焦躁,趙賊彈壓不住,那麼此次出擊,他則肯定不會遣李和尚為主將,勢必親來。據此推斷,以老夫看來,這回燕賊出動,極有可能是得了小鄧的命令!”
“主公所言甚是。只是,我與成武相持已久,一直無事。鄧賊卻是為何突然催促賊軍攻我?”
察罕帖木兒略微沉吟了一下,說道:“鄧賊不死,老夫寢食難安。老夫不死,鄧賊又何嘗不也是寢食難安?……,換了是老夫,若是鄧賊親提軍馬臨我太行屯駐,戰也不戰,走又不走,老夫肯定坐臥不安,難免會使人試探一番!……,此次賊軍擊我,料來亦是為此。”
李惟馨想了一想,點頭說道:“這倒也是。除此之外,的確沒別的解釋。”
前有濟寧之敗,後雖解圍曹州,卻也並非大戰。緊接下來,兩軍對峙,好生無趣。好容易燕軍總算出了城,穩重如李察罕,也是不由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