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賢二臉上變了顏色,說道:“常遇春單騎挑戰,臨危不懼;軍後遇襲,處變不亂。軍令一下,雖然中軍不穩,但是兩翼卻竟能做到不顧向前!大人,你看到了麼?吳軍兩翼數千計程車卒,甚至沒有一個扭頭的!令行禁止至此,膽識、勇武至此!吳軍有此將,吳軍有此卒,隱若一敵國矣!”
……
偷襲吳軍後陣的五百元卒,如虎入狼群,皆奮勇拼殺。
吳軍初時不備,被其連破兩隊。一隊,就是五十人。五十人,五個九夫長;百人,十個九夫長。並有一個百戶、一個副百戶。十二個軍官,眨眼間,悉數橫屍。負責後軍陣的千戶率隊趕來,與率領元卒的勇將對戰,不敵,又被流矢射中,墮落馬下,幸得親兵拼死搶救,好容易搶了回去。
元卒一路勢如破竹,都是敢死之士,渾然不顧性命,受了傷還往上衝,腿斷了用手爬,手斷了用嘴咬,勢如瘋虎。
吳軍節節敗退,不到半刻鐘,連連丟掉了四五隊。情勢危急!兩千人對五百人,要說兵力佔上風;但是吳軍的陣型乃是面向前方,種種的守禦設定也都是放在了前邊。軍後一亂,確實不好抵擋。只調整陣型就不易。
後軍的急報,接而連三,送到前邊。
常遇春身邊的諸將、親兵俱皆驚惶。常遇春卻穩坐馬上,神色泰然,徐徐問道:“俺的軍令可送去兩翼軍中了麼?”
“已經送到。”
“請趙左丞協戰的話,也送到了麼?”
“也已送到。”
回答過他的問題,諸將你看我,我看你。
藍玉上前說道:“將軍!後陣大亂,告急求援之聲接踵而至。將軍為何卻先令兩翼不顧,繼而穩坐陣前,不理不問?若後陣破,前陣必危。前陣危,則中軍必失。中軍失,則兩翼必潰。末將請令,願引百人援之。”
常遇春不置可否。
他又看了會兒兩翼,見兩翼快與元軍接戰了,這才轉過馬來,立在陣前,環顧軍士,提高了音調,說道:“韃子偷襲後營,是想亂我軍的陣型。如果此時向後,徒亂自家陣腳,正中韃子計謀,必敗。諸軍!你們大多都是家在江南。此為山東,去家千里,中間還有徐州、黃河為隔。如果戰敗,怕是連骸骨也無法送回故鄉!只能暴屍荒野。但是,如果你們肯追隨本將,不顧後軍,向前力戰,出韃子不意,則必勝!勝,功名俱顯!”
他接過親兵遞來的長槍,握在手中,目光炯炯,看著諸人,問道:“是想打勝仗?還是想打敗仗?是想骸骨不返,還是想功名俱顯?你們自己選擇!”
諸將這才知曉他的意思。他卻是想不管後軍,率前軍與兩翼一同衝擊元軍陣地!後軍生亂,不思守,反欲攻!膽氣實在豪壯。
藍玉熱血沸騰,帶頭行禮,叫道:“末將願隨將軍向前力戰!”
諸將齊躬身行禮,叫道:“末將等願隨將軍向前力戰!”
前軍的千餘士卒齊聲叫道:“寧勝而死,不敗而亡。願隨將軍向前力戰!”寧願戰死疆場,也不肯因戰敗而亡。
常遇春乃身先士卒,遣別將往後軍壓陣,命藍玉引百人居前先行,鼓主力隨後而乘之,自將精騎急追兩翼,大呼叫道:“虜軍破矣!”
眾騰踴爭前。
目睹此狀,燕軍錯愕,元軍驚駭。
以潘賢二的好出奇險計,他也不敢想出這樣的作戰方法;憑王保保的血氣方剛,他也不敢想到吳軍能勇猛如斯!兩個人都變成了結巴,一個忘記了言語,不知道該用什麼詞語來形容眼前的所見才好,只能說道:“常、常十萬。”一個抓住衣袖而不自知,連連說道:“常、常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