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蟻賊>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94 繞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94 繞襲 (1 / 3)

常遇春雖身為上將,但是自恃勇武,卻好陣前顯耀,喜歡與敵將單挑。

原本的歷史中,直到北伐中原時,朱元璋還告誡他:“遇春為大將,顧好與小校爭能,甚非所望,切宜戒之!”可見,他的這個喜好根深蒂固。

三通鼓內,帶上賽因赤答忽、王保保選擇武將以及武將出陣的時間,連斬了三個元軍悍將,而他本人卻毫髮未損。

吳軍是見慣了的,燕軍、元軍皆驚。燕軍是既驚又喜;元軍是既驚且駭。王保保見機得快,當即下令,命派出輕騎,取常遇春。數百騎呼嘯出陣,人未至,箭先發。常遇春的鎧甲好,在箭雨下,不慌不忙地歸往本陣。

他“長臂善射”,不但不亂,還走走停停,取出弓矢,時不時地回馬射上幾箭。箭不虛發。每發一矢,必有一敵落馬。每有一敵落馬,吳軍必舉槍高呼“威武!”射箭、中敵、敵人落馬,吳軍高呼。類似情景一再重複,士氣漲到了無與倫比的地步。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此時此刻,就好像是他一個人在敵對萬餘的元軍一樣,且還將之玩弄於鼓掌之間。

不知道賽因赤答忽、王保保這會兒是什麼樣的心情,趙過頗是心服。他嘆了口氣,說道:“常、常參政勇武絕倫,膽壯如鐵。遍、遍觀我海東軍中,似唯有傅、郭可比。”他認為,只有傅友德、郭從龍可與之比勇。

楊萬虎要說也夠勇,但他是步將,難以與常遇春在馬上爭鋒。高延世也很勇,但年歲較輕,似不如常遇春正年富力強,最鼎盛、巔峰的時期。

如此這般,常遇春且戰且走。不多時,便在馮國勝、蔡遷等的接應下,安然歸入了軍中。元軍輕騎無功而返,丟下了十幾具屍體,也回了去。

鼓聲三通,角聲亦三下。

第二聲絕時,常遇春歸了本陣,經過略微地準備,第三聲絕。

燕、吳兩軍士卒齊聲大喝:“殺!”

一聲殺後,鼓角聲停,軍卒無聲。

隨之,吳軍的左、右兩翼開始緩緩向前推行。

元軍相對的右翼方位舉起盾牌、豎起槍戈,亦做好了迎戰的準備;後邊的火銃手、弓弩手支槍、開弓、架弩,只等敵人進入射程,便要開射。投石車等物也都相應地做好了準備。各軍各營裡,各級的掌旗官、鼓角手或者緊緊地握住旗幟,或者拿住鼓槌、抬起號角,時刻準備給下級傳達上官的命令;而他們的上官亦緊緊握住刀劍,目不轉睛地盯住各自上級軍官的旗幟,側耳傾聽他們的鼓角,也是時刻準備傳達並服從命令。

數萬人都屏住了呼吸。

吳軍出戰,元軍迎戰,燕軍觀戰。

就在這個時候,吳軍中軍的後陣,突然生亂。中軍是三軍之魂,中軍生亂,兩翼必不穩。況且,現如今還正在兩翼剛剛開始向前推行之時!常遇春適才回來,人雖沒受傷,坐騎中了箭,剛剛換了匹馬,在觀看兩翼前行,突聞後軍嘈亂,他心知不妙,急遣人前去探看。

派的人還沒去,後軍已經來報:“軍後有韃子來襲!”

城西門外,屯駐的有元軍一部。不過,這部分的元軍已經繞城前來,匯入軍陣中了,皆在前面。那麼,這後邊的元軍卻是從何而來?

卻是在昨夜,賽因赤答忽用王保保之計,悉散金帛,出察罕帖木兒所賜的玉佩、寶劍、精鎧,招募了五百敢死士,配以勇將,趁夜出城,遠遠繞出,潛伏在了吳軍營後十幾裡處。他們是地頭蛇,地形熟悉,吳軍沒有能及時發現。提前相約:待兩軍對陣時,趁機殺出,亂吳軍陣型。

那麼,這股元軍卻又為何不去埋伏在燕軍後,而是埋伏在了吳軍後呢?

也是王保保的提議。

他認為:“趙賊非常強悍,與我軍作戰多次,接連獲勝,而且軍馬眾多,有近兩萬人,難以速取。而常賊遠來,是為客軍,且軍少,相比趙賊,比較弱小,可先滅之,壯我士氣。既滅遇春,再鼓勇奮力,滅趙過必矣。”

燕、吳兩軍定下的作戰方案是吳軍先戰,燕軍再出。元軍定下的作戰方案則是先敗吳軍,再戰燕軍。一個是合力,一個是分別擊破。

兩軍都不知道對方的方案,因此就出現了現在的這個情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