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蟻賊>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80 謀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80 謀敵 (1 / 3)

吳軍的來到,打破了單州、蒲水一線暫時的平靜。

誰也沒有想到,常遇春居然能用這個辦法輕鬆入境。

最先獲知情報的是賽因赤答忽、王保保。

賽因赤答忽剛剛與王保保會師,而派去羊角莊的部隊也才剛剛出發。

聽到軍報後,賽因赤答忽的第一個反應是:“常遇春不要命了麼?還是他斷定此戰益都必能獲勝?不先拔徐州而就渡過黃河,一旦戰敗,他怎麼撤回去?就算是可以隨著燕賊先撤去益都,但要想回到金陵,他還是需要經過徐州才能南下的啊!又或者說,他是打算效仿韓信背水一戰?”

趙恆擠著眼,尋思了半晌,下了結論,說道:“朱元璋用兵謹慎,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使用險招。常遇春不顧徐州而長驅直入,必有所圖!”

王保保問道:“圖什麼?”

“……,不好說。”趙恆頓了頓,問賽因赤答忽,說道,“公來單州,沿途經過河南。吳賊徐達部,現至何處了?”

賽因赤答忽從臨汾出發後的行軍路線是:先南下到絳縣,然後繞過太行、王屋山,筆直西行。沿途經過修武(今屬河南焦作)、衛輝(今屬河南新鄉),接著經大名路,過曹州,進入濟寧路。修武、衛輝在蒙元時屬中書省,也即歸腹裡管轄,但往南不遠,過了黃河,就是河南江北行省。

河南江北行省,顧名思義,黃河以南,長江以北。

換而言之,也就是說,賽因赤答忽等同是貼著河南,從西到東的貫穿了一遍。他是親身經過,比王保保等只從軍報上得來的訊息,更瞭解河南戰況。他回答說道:“吳賊徐達部,號稱二十萬,出金陵,過濠州,以繆大亨、朱英為先鋒,迤邐西北上。當俺入濟寧前,彼前哨已將至沈丘。”

王保保腦子轉得快,聞言若有所悟,介面說道:“他這一路顯然是主力。但是出軍至今,卻還沒有到沈丘,換而言之,也就是說,與我河南守軍至今還不曾有大的接戰。主力不慌不忙,偏師卻急躁冒進。……,嘿嘿,趙先生,為何‘常遇春不顧徐州而長驅直入’?不錯,吳賊確有所圖!朱元璋的盤算分明是先敗我單州,藉以打擊河南士氣,然後再趁彼盈我衰的機會,攻城略地。”

有一人插話,說道:“不止如此!”

諸人去看,見是隨賽因赤答忽而來的蔡子英。

他侃侃而談:“年前,雖然因為龍灣之敗,偽漢陳賊損失慘重。但是,友諒此人,性子頗為堅韌,俺聽說,他並沒有因此就一蹶不振,反而大肆徵軍補充,很有重振旗鼓,再與朱賊一決勝負的勢頭。金陵面臨的壓力不小。朱賊狡詐,儘管出動了大軍入河南,至今卻還沒有正式展開攻勢,其中未嘗不是也有這個原因。——,坐觀濟寧勝敗,若燕賊勝,則他大舉攻掠河南;若燕賊敗,他也可以從容撤退。同時,有這一支軍隊放在濠州等地不動,也會給陳友諒造成壓力,迫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他的這個分析,聯絡到了河南戰場和陳友諒。諸人皆深以為然。

閻思孝也在座,恍然大悟,說道:“一舉三得。既呼應了鄧賊,使我河南駐軍不敢馳援單州;又能壓制住陳友諒,不致後方生亂。並且,若鄧賊獲勝,他也可以趁機侵入河南。……,如此說來,也難怪常遇春冒險輕進了。因為到底金陵能不能得河南,全要看濟寧!朱賊真是老奸巨猾!”

分析至此,看似已把常遇春冒進的原因找出。但趙恆卻下意識地覺得,並沒有這麼簡單。他越有想不明白的,眼睛就擠得越厲害。一邊用力地擠眼,他一邊喃喃自語地說道:“僅僅是因為這個麼?”

閻思孝的思路,已經轉去了別的地方,忽然冷笑說道:“卻是難怪。”

“難怪什麼?”

“難怪鄧賊不顧後勤缺乏還悍然南下,主力雲集蒲水,欲與我決雌雄!卻是早就知道常遇春有此計,能輕易渡過黃河。哼哼,怎麼?他以為和區區五千吳賊合力,便能此戰必勝了麼?未免也太過將咱小覷。”

賽因赤答忽搖了搖頭,說道:“話雖如此說,但常遇春、馮國勝皆吳賊剽將,蔡遷等輩也俱勇悍;而且他們所帶的軍馬,聽旗號,也都是朱賊精銳,淮泗勁卒。方今天下糜爛,首亂便是起自淮泗。其地民風好武,卒更久經大戰,無不百戰餘生、輕死兇殘之徒。將驍卒悍,不可輕敵。”

“那麼,現在燕賊已經列陣蒲水,而吳賊兩日內也就能到。等他們兩軍會合,聲勢必振,我軍該如何應對?還是如公前所言,‘閉城不戰,以老其師’麼?”

之前,賽因赤答忽轉述察罕帖木兒授給的應敵之策,說上策莫過於閉城不戰。但,這個計策的前提是隻面對益都燕軍。現如今,加上了常遇春。燕軍得到了五千吳軍精銳的支援,那麼,是不是還適合使用此策呢?

賽因赤答忽沉思不語。

蔡子英說道:“‘閉城不戰,以老其師’,固然上策。然而,就像閻公說的,而今吳賊將至,‘等他們兩軍會合,聲勢必振’。反過來看我軍,先後經鉅野之敗、成武之擾、金鄉之失,士氣卻難免沮喪。雖然因為臨汾援至,使得三軍略振,但面對南、北呼應的兩個強敵,如果‘閉城不戰’?”

“怎麼樣?”

“怕對軍心的恢復沒有好處啊!”

“如此,先生以為應該如何?”

“‘閉城不戰,以老其師’,當然是應該遵循的。以眼下的形勢而言,主公此計,誠然是獲取勝利的不二之道。想那燕賊恃勝必驕,且見吳賊至,定有輕我心。我閉城以待之,彼‘驕’我‘奮’,一戰可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