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過急伸手接過,先檢查了密封,確保沒有被人拆開過,然後開啟,取出軍文。軍文不長,三兩眼就看完了。
待看罷,趙過頓覺滿胸的塊壘盡數都被沖走,不覺暢快,歡聲大笑。
潘賢二莫名其妙,問道:“是什麼軍文?致使大人喜形於色?”
“和、和先生不謀而合,令我軍焚敵積聚。並、並授與了一條妙計!”正待與潘賢二細說,帳外又一陣匆匆腳步。
兩人舉首去看,見是一個信使,入得帳內,不及行禮,直接撲倒在地,倉促地說道:“稟大人!我軍糧秣被焚!”
“……,怎麼回事?”
“虜將李老保率千騎夜襲我糧倉,來甚隱秘,迅捷非常。時當邊將軍值夜,未曾防備,三座大倉,被他燒了一個半。幸得柳將軍反應快,聞聲而起,不及披甲,率眾上馬,持戈與戰,苦戰半個時辰,方才將之擊退。”
三座糧倉被燒了一半。
潘賢二面如土色,背後冷汗頓出,虧得還在想去焚燒敵糧,竟不料自家的糧秣先被敵毀!他差點站不穩摔倒在地,扶住椅子,勉強立住,道:“這,這,這可如何是好?糧去一半,儲存已不足我軍五日用!”
趙過心頭激跳,臉上卻表情不變,瞬息間,腦中不知轉了多少念頭。
糧倉被焚燒一半,火光沖天,黑煙騰騰,見者甚多,肯定遮掩不住,很快訊息就會散滿軍中,必會導致軍心不穩。該如何處之?……,他想道:“且慢,主公才送來的這道軍令?”當機立斷,做出了決定,又想,“若是主公在此,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已有定計,不慌不亂,仰頭大笑。
說時遲,那時快。
他整個做出反應的時間,說起來慢,其實不過數個呼吸罷了。
潘賢二驚愕,說道:“大人為何發笑?”
“俺、俺正愁沒有因頭去行主公的軍令,韃子倒是湊趣,主動給俺送來了藉口!湊巧至此,俺、俺怎能不笑?”
“大人何意?”
趙過拿起《虎鈐經》,笑道:“襲、襲虛之策,因在誘前。先、先生忘了麼?主公令我軍劫敵糧,俺、俺正思量,多日不戰,該、該有個什麼藉口薄單州城下,而、而韃子才不會生疑呢?哈哈,這不借口就來了?”
——
1,原陽。
今屬河南新鄉,歷史上出過很多丞相,有一個說法:“原陽十二丞相。”
漢代四相:張蒼、陳平、周勃、周亞夫。唐代五相:婁師德,韋思謙、韋承慶、韋嗣立、楊再思。北漢一相:楊檜。宋代兩相:李穆、万俟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