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78 攻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78 攻援 (2 / 3)

胡忠部都是騎兵,速度快點,一天就能到西渡口。連夜趕路,確實很急。

“趙左丞令,命我部必須在明晨進至渡口,至遲中午,把渡口牢牢控制手中,並做好準備,以接應後續部隊過河。所以,我部不得不連夜趕路。”

“原來是這樣。貴部辛苦了。”

“時間急,末將就不與大人多說了,這就告辭。”

“好。請轉告你家將軍,就說本將祝他馬到成功,旗開得勝!待戰事罷了,再痛飲慶功酒!”

“是!”鍾哲安很乾脆,利利索索地行了個軍禮,轉身上馬,自領著親兵們疾馳遠去,追趕本軍。

看著他們奔遠,身形漸消失夜色中,慶千興又扭頭看了看逐漸遠去的火蛇,似是有感而發,說道:“看來不只咱們,各軍的勁頭都很足啊!”

如他所言,兗州、鉅野、濟州等地的連連告捷,一方面,極大鼓舞了海東各部計程車氣;另一方面,攻佔鉅野是一件大功,沒有參與此戰的部隊都很眼紅。高延世、胡忠、楊萬虎、李和尚,乃至傅友德,包括慶千興部在內,都是躍躍欲試,想在即將到來的決戰中,能更立下較大的功勞。

打仗就是這樣,氣勢上來了,各部的指揮官彼此爭立功勞,戰鬥力也就能隨之增強。不過,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有一點需要注意:部將可以爭功,主帥一定要冷靜。鄧舍選出來的三個方面主帥,主攻趙過,預備隊慶千興,策應鄧承志。除了鄧承志外,另兩個人都是比較能沉得住氣的。而即使鄧承志,也還有畢千牛這個副手,老成持重。

慶千興部休息一夜,次日接著行軍。

午時前後,又有探馬來報,在軍後四十里外,出現了第二支騎兵。遙遙見其打起的旗號,正是鉅野趙過。如果說,昨晚上的胡忠騎兵部還僅僅是遠望如火,那麼,在下午的陽光下,趙過部便是奔騰猶如洪流。

六千多人分成三個梯隊,前鋒、主力、殿後,疾行不停而前後有序,奔行在廣闊的原野上,經過大大小小的城池、村寨,就好似一股旋風,又彷彿黃河決堤。如雷震耳的馬蹄聲,遠隔十幾裡外就能聽到。

萬馬馳騁,極其壯觀。

“趙左丞也動了。再往後邊,應該就是高延世部了。”

慶千興騎在馬上,手搭涼棚,遠遠地往北邊看了會兒,說道:“騎兵行軍快,現在胡忠部肯定早已到了西渡口;計算路程,至遲深夜,趙左丞部也應能抵達。落在最後邊的高延世性急如火,他所部的軍馬也少,行動更加便利,最晚到明天早上,定然也能到達渡口。看來,用不了兩天,我軍就能齊聚前線了!……,咱們可不能落後。”催促各營,“加快速度!”

此時此刻,計劃投入戰場的燕軍已然全部動身,有的在前,有的在後,絡繹不絕,前後相接,連綿百里,聲勢浩大。鼓角震天,旌旗蔽日。

他們從北向南,你追我趕,士氣高昂,攻擊方向直指單州。

……

同一時刻,有一支從西邊而來的部隊,也一樣地聲勢浩大,精光耀日,大張旗鼓地過了成武,迤邐東行,觀其旗號,卻是王保保終於等來的臨汾援軍。“長槍軍”居前,“鐵甲軍”殿後,馳援方向亦然直指單州。

中軍旗下,有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將領,策馬而行,正與左右說話。但見此人,身形高大,頷下長鬚,雖是武將妝扮,但卻頗有文氣,眉眼間,依稀與王保保有相像之處,正是此次臨汾援軍的主將,賽因赤答忽。

賽因赤答忽雖系出蒙古伯也臺氏,但從蒙元世祖起,就家居固始了,“其先從世祖皇帝平河南,因留光州固始縣,遂定居焉”。

這和察罕帖木兒的經歷差不多,察罕帖木兒的家族也是從蒙元初年起就定居在河南了,並且也是隨軍來到的,其“曾祖於元初隨軍取河南,以探馬赤軍戶留居。其祖乃蠻臺、其父阿魯溫皆居沈丘(今屬河南)”。

可以說,他們兩人出身相似,皆為軍戶之類的出身,門當戶對;且定居中原,都受到了很深的漢人影響,察罕“幼篤學”,而賽因赤答忽“喜讀書”,都是已經漢化了的色目、蒙古人。

要不然,賽因赤答忽也不會娶了察罕的姐姐。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