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75 蓄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75 蓄力 (3 / 3)

“誰人?”

“山西察罕,金陵吳國公,及燕王殿下。”

“哈哈。察罕、吳國公固然可稱英雄,至於海東鄧某?先生謬讚了。”

對話兩人,一個是鄧舍,另一個卻並非洪繼勳,而是一個陌生人。年約三旬,身長八尺,美鬚髮,器宇軒昂。邊兒又有一人相陪,卻是方從哲。原來此人正是羅貫中。

早先,羅國器、方從哲出使松江,見過張士誠後,羅貫中曾去拜訪,並且三人之間有過一段對談。羅貫中因此而被折服,盛讚海東“人才濟濟”,誇獎鄧舍“有識人之明”。他在松江,本是投入在了士誠的幕府中,但卻一向不得重用,由此,便就生出了來轉投鄧舍之意。他籍貫太原,本也就是北人,且鄧舍正與察罕鏖戰,他剛好可以來獻上一些山西的虛實。

鄧舍軍務繁忙,要換了來投者是尋常別人,肯定不會聞訊就當即召見的。但羅貫中是誰?早在前世的時候,鄧舍就對他的大名如雷貫耳,傾慕已久了。因此,不顧洪繼勳等的詫異,在他來投的當天就傳令召見。

不止傳令召見,還專門拿出來了兩個時辰,與之敘談。他既知羅貫中,首先想到的當然便是《三國演義》,故此說了沒多久的話,就把話題轉入了“昔日曹操論英雄”云云。聽過羅貫中的回答,他哈哈大笑。

——,要說起起來,羅貫中把察罕、鄧舍列為英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為什麼把朱元璋也列入了英雄行列?須知,朱元璋現在只不過還僅僅是江南群雄之一而已。卻是因為他久在江南,對朱元璋較為了解。

這三個英雄列出,完全對了鄧舍的心思。

他一邊想:“名下無虛士。羅先生就是羅先生,果然目光如炬。這三個英雄說得真是太對了。”歡暢之餘,不免想道,“雞生蛋,蛋生雞。若是日後,待到羅先生寫三國的時候,當寫至青梅煮酒論英雄,卻是究竟他寫得在前,還是因今日的這番對談而啟發在前呢?”瞥眼看見了方從哲,又想起羅貫中適才剛進來時,說及方從哲出使金陵、“舌辯群儒”之事,端得讚不絕口,轉而又忽然想道,“‘舌辯群儒’?等他寫三國,又到底是諸葛亮舌辯群儒在前,抑或是因方從哲而加重了印象,從而在前呢?”

越想越覺得好笑,足足旁若無人地大笑了小半刻鐘,才算停下。從濟寧戰起,連著這麼多天了,也就這會兒,也許是因為想起了三國的緣故,又或者是因為由羅貫中想起了前世的緣故,他覺得最為輕鬆。

羅貫中待他笑罷,整衣起身,一拜到底,說道:“天下英雄,三足鼎立。吳國公佔據金陵,征戰江東;察罕與殿下對峙河北,交鋒晉冀。而如今的濟寧之戰,你們三位又都參與其中。由此言之,此戰委實幹繫到了蒙元之氣運與天下之走向,南北割據,東西英傑,俱皆觀望!在下雖然乍到,但逢此盛會決戰,亦不由為之振奮。有一策,請獻與殿下。”

——

1,賽因赤答忽。

《明史》沒有記載王保保的生父,只是這樣寫了一句:“擴廓帖木兒,沈邱人,本姓王,小字保保,元平章察罕帖木兒甥也,察罕帖木兒養子,順帝賜名擴廓帖木兒。”沒有他生父的詳細資料。

而在賽因赤答忽的墓誌銘上,是這樣寫的:“子三人,長子擴廓鐵穆邇,生而敏悟,才器異常,幼多疾,忠襄以母舅氏視之如己子,遂養於家。”

“忠襄”,是察罕帖木兒的諡號。“擴廓鐵穆邇”,即擴闊帖木兒。很顯然,這就是在說王保保。

賽因赤答忽也不是中原人,更不是姓王,他是蒙古人,“系出蒙古伯也臺氏。其先從世祖皇帝平河南,因留光州固始縣,遂定居焉”。也就是說,王保保並非如《明史》所言:“沈邱人”,而應該是固始人。

《明史》是正史,似乎也沒有見到有明確指出這是一個謬誤的,所以,書中對此並不打算爭論。姑且備此兩說。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