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51 酬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51 酬功 (2 / 3)

又或者,只不過是因為他下意識中,對自己平素所為一些事情,諸如同意洪繼勳走私高麗女、默許李鄴諸將大肆殺俘等等,有些隱隱的愧疚,故而想要透過善待李閨秀來以求良心的安穩罷了。至於究竟真實為何?這樣一種複雜的情感,莫說外人,便是他自己,怕也是說不清道不明的。

鄧舍又看了看王夫人的睡態,暫將兒女情事壓下心頭。任由侍女幫他穿好衣服,盥洗過後,略略吃了些許早飯,即來到前院。

早有侍衛來報,洪繼勳諸人等候多時了。

大戰才罷,有許多事情需要及時處理。昨日堂上議論,鄧舍與洪繼勳諸人只是對此戰的得失略微地做了下分析,並將城中善後、撫卹百姓的任務交代給了左右司羅李郎、益都知府顏之希而已。

相比民事,軍事更為重要。

洪繼勳身為海東右丞,雖非行樞密院的長官,然而一向以來,他既為海東謀主之一,實際負有行樞密院之責。誠然,他沒有指揮軍隊的權力,可是參贊軍機,卻從來無有不與的。戰前謀劃,戰中應對,戰後總結,自他投奔鄧舍始,就一直如此,也可算為慣例了。

因為今天議論軍事,是鄧舍昨天堂上議論散後就決定的。故此,除了洪繼勳,還有李和尚、畢千牛、鞠勝等人也來了。

另外,又有姬宗周、章渝等人亦在。

他兩個人,姬宗周為益都分省右丞,章渝為益都左右司員外郎。姬宗周倒也罷了,章渝本沒資格參會。但是激戰才罷,強敵方退,鄧舍為穩住益都系降官之心,因此特別恩准,也允許了他們一併前來。

鄧舍鳴鼓坐堂,諸人絡繹進來。

洪繼勳為首,十數人跪拜在地,行主臣相見的大禮。鄧舍笑道:“諸位皆我心腹,何必多禮?都起來罷!”說及正事前,先問洪繼勳,“昨天咱們觀看察罕的營地,我吩咐命人將之細細描畫下來。可辦好了麼?”

“察罕營地太大,連綿數十里。並且其所扎建的營寨,因地制宜,故此營式多有不同。臣雖已經調了多人參與描繪,但是急切不得,沒有三兩天,估計卻是難以繪製完成的。請主公放心,待繪製成後,必先請主公觀看。然後依照主公的吩咐,再發與諸軍及平壤各地的軍校,以為參考。”

鄧舍點了點頭,環顧諸人,說道:“連日來與韃子交戰,諸公多有辛苦。文以謀智,武以英勇。我都看在了眼裡。察罕之所以戰而無功,最終不得不撤軍退走,實際全賴諸位之力。古人云:‘刑以懲惡,賞以酬功’。今天,召集諸位來,就是為商議戰後的‘酬功’之事。”

頓了頓,他又說道:“因為趙過、佟生養、張歹兒、陳猱頭諸人還沒入城,所以,今天咱們大家,也其實就是先議個草案出來。諸位,你們都是從頭到尾經歷過此戰的,此番酬功的章程該是如何?有何提議,不妨暢所欲言。”

趙過為益都左丞,兼任的又有海東行樞密院副樞之職,佟生養現為益都分院的同知,張歹兒為海東行院的同僉,陳猱頭為益都分院的副樞。他們幾個才是貨真價實的樞密院長官,該掌有論功行賞的建議之權。

那麼,鄧舍為什麼不肯等到他們入城之後再議?原因有二。

一則因為如果儘早地能把酬功之章程拿出來,可以起到鼓舞士氣、安撫軍心的作用,二來,也有點平衡的意思。

趙過、佟生養、張歹兒、陳猱頭都是帶兵打仗、親自參與此役的將領,若叫他們自己來論功行賞,難免會有所偏失,肯定會對本部的將校有大力的推薦。將校爭功,本非奇事,司空見慣的。

真要等到那個時候,看他們爭的臉紅脖子粗,未免不是太好。而他們這幾個人,又確有大功勞的。若他們把爭論交給鄧舍裁決,現正在收攬、用人之機,諸將又派系不同,各有山頭,鄧舍自問,也委實難以裁處。比如陳猱頭的降軍系,佟生養的女真人,稍有不慎,說不定就會被他們的部下視之以為“厚此薄彼”。

因而,就有了今天的提前議論。趁諸將未曾入城,先把整體的框架立下。框架一旦立下,就算諸將再去爭功,只要出不了章程規定的範圍,也就同樣出不了鄧舍的掌握控制。即使諸將對章程不滿,最多不滿意參與規定章程的諸臣,卻絕不會埋怨到鄧舍的身上。此亦可為權術運用的一種。

另一方面,對參與制定章程的諸臣而言,他們中間並非沒有聰明人,對鄧舍的用意或可猜出一二。不過即便猜了出來,又能如何?正如鄧舍方才所言:“諸位皆為心腹。”不是鄧舍重視的人,也難以參與此會。換而言之,這也是對他們在海東地位的一個肯定。求之不得。

洪繼勳瞅了諸人眼,當仁不讓,步出班列,首先說道:“自主公起兵以來,我海東所經歷之大小戰事,不下百數。但是,歷數遼西、雙城、遼陽、南韓諸役,實未有慘烈竟如今益都之戰者。

“此戰,先有趙左丞、李和尚、陳猱頭、高延世諸位,或禦敵於城外,或堅守於要隘。後有文平章、張歹兒、劉楊諸位,或馳援自海東,或海運以糧餉。慷慨激烈如高延世,可歌可泣如陳猱頭,長途奇襲如郭從龍,遇堅而愈勇如張歹兒。又有出謀劃策如微臣,捨生取義如劉世澤,臨危不懼如楊行健,協防城內如顏之希。誠可謂:文忠而將勇。”

“出謀劃策如微臣”,也就只有洪繼勳,才能說的出這種話。劉世澤,乃泰安知府劉世民的哥哥,是為萊州知府。關保破萊州,他不肯棄城而走,與城偕亡。這個訊息,是鄧舍等人才知道不久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