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44 深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44 深夜 (2 / 3)

他們來不及下馬,甚至連減緩馬速都顧不上,直奔到水邊,方才用力拽住韁繩,繞著郭從龍諸人來回馳騁,踐踏起溪水、泥土,踩平了一大片的蘆葦,“嘩啦啦”的響。便在馬上,匆匆行個軍禮,叫道:“將軍!我部前鋒已與文平章碰頭。文平章令我部按原計劃行事!立即展開部署。”

郭從龍喜上眉梢。他跟在鄧捨身邊,頗是學會了城府深沉,但此戰委實事關重大,眼見最難的一部分終於完成,心中的喜悅實在按捺不住。他哈哈大笑,轉顧左右,下達命令:“柳三!”

柳三郎,上回往去益都城中送信,鄧舍留他住了一天,權做休息。次日,即又返回了文登。這一次郭從龍做文華國的前鋒先行,柳三也隨軍在側。他應命而出,道:“末將在!”

郭從龍注視了他一眼,說道:“即引你本部,並撥與你兩百人,繼續往東邊奔逃。每個十人隊,多打出兩倍的火把!再把佇列的間距散開一點。務必要瞞住關保,教他以為我軍仍然在向文平章所在的位置潰敗。不要求你殺敵,把關保引過去,就算你的大功一件!”

“得令!”

“命其它諸營集合,熄滅火把,隨本將沿此小溪,先轉向北行,然後兜轉至韃子的後翼,從後邊抄關保一把!”

文華國與郭從龍的定策:誘元軍出山後,不管出山的元軍有多少,由文華國在前阻擊,郭從龍則充分發揮騎兵的機動性,悄然無息地抄道兜轉,回去長白山外,給出山之元軍來一個反包圍。

一旦反包圍形成,關保、貊高部就有兩個選擇,要麼棄置出山的元軍不顧,任海東軍隊將其吃掉。要麼,山中的元軍也只好全線出擊,來拼力救援被反包圍的部隊。如果是前者,對海東來說,吃掉一點是一點。如果是後者,就把山中的闖伏戰,轉變成了荒原上的對決野戰。總之,不管元軍會選擇哪一種對應之策,都會大大減輕海東援軍的壓力。

集合部隊,不能吹角敲鼓,免得驚動後頭的元軍。數里遠近的原野上,一隊隊的傳令兵四散奔走,很快就把郭從龍的命令傳達了下去。

早先就已經被指定,要跟隨郭從龍抄襲元軍後陣的六七個百人隊,一邊熄滅火把,一邊有條不紊地往營旗靠攏。百人靠攏完畢,然後再過來到將旗處集合。在他們靠攏、集合的同一時間,歸柳三指揮的兩三百人,也一邊不斷地擴大彼此之間距,一邊打起新的火把。從數里外的關保部看去,只遠遠地見到前方火把忽明忽暗,根本瞧不出半點內在的蹊蹺。

海東騎兵七百人無聲無息地匯聚一處,郭從龍把百戶們召集起來,簡單地做了戰前動員。

他只說了幾句:“益都戰事至今,轉折在望。要想益都勝,必先濟南勝。要想濟南勝,則必先突破長白山韃子的伏擊。想要突破長白山韃子的伏擊,則必先抄襲關保的後陣成功。要想抄襲關保的後陣成功,重任在你我之肩。諸位,此戰勝,本將為你們請功!”

郭從龍不愧鄧舍的私塾子弟,鄧舍鼓舞軍心的本領,他學了有四五成。幾句話下來,巧妙地把整個戰局獲勝的關鍵放在了這幾個百戶的身上。人馬雖然不多,七百人,卻關係到十幾萬敵我兩軍的勝負,人人熱血沸騰。重點在最後的十個字:“此戰後,本將為你們請功”。

站在此益都戰事的關鍵之轉折點上,若獲勝,功勞會有多大?可想而知。

幾個百戶回去本隊,再把郭從龍的話轉述給九夫長們聽了一遍。九夫長又直接說給士卒們聽。誰會嫌功勞多?一個個滿臉漲的通紅,殺氣騰騰。要不是為了保密,不能大聲喊叫,怕不早就殺聲震天了!

郭從龍橫槍驅馬,當先躍入溪中。

七百人前後相接,乘風破夜,呼嘯而去。選擇從溪水中過,卻是郭從龍心細的一面。走地上,難免留下馬蹄印,若是給關保發現,說不定便會前功盡棄。走溪水中,慢,也許會慢一點,但勝在足以隱藏行蹤。

郭從龍這邊抄襲關保後陣,那邊文華國部署停當,嚴陣以待。

文華國是海東軍中最為紮營的一個。夜晚野戰,也並非是他的第一次經歷。早在鄧舍永平起兵的時候,他就曾隨鄧舍在遼西與世家寶、張居敬夜戰過一遭。以弱敵強,海東尚能出奇計以制勝。何況此番以眾擊少?

不過,戰前的動員卻還是必須的。因為此乃為鄧舍的軍法規定。

海東軍規:凡逢戰事,無論大小,如果有時間,就搞憶苦大會之類,進行全軍動員。如果時間緊促,也需要集合百戶以上軍官,以進行鼓動宣傳。一方面,若敵強我弱,可以藉此來堅定戰鬥之決心。另一方面,如果敵弱我強,則也可以打消全軍上下的輕敵之念。換而言之,不論搏虎、又或搏兔,都必須傾盡全力。

文華國本是個粗人,也想不到太多。他的鼓舞動員,相比郭從龍,就少了幾分隨機應變,向來都是那麼幾句。

召集來百夫長以上,吩咐按照官職高低,排成幾行。隨後,他爬上座小土山,叉著腰站在其上,頂著夜幕蒼穹,面對臨時構築成的工事戰場,俯視諸將,叫喊道:“弟兄們!這一場仗,要打贏了!文老爺必呈報主公,不吝厚賞!打輸了,不等主公發話,老子先砍了你們的腦袋。老郭的軍報很清楚,追來的韃子最多三兩千人,咱有多少人?記住!你們不是一個人。你們身後有兩萬虎賁!”

他接過親兵遞過來的金錘,揮舞了兩下,扯了扯腰上的金鍊子,惡狠狠往諸將的面上一一看過,朝地上啐了口濃痰,道:“誰要能砍了關保的人頭,老子帳中的娘們兒,隨便選!誰要給老子丟了臉,哼哼!都他孃的給老子滾回去罷!文老爺就在這兒等你們的捷報!”

要論海東的軍法,行軍打仗是不能帶女眷的。

文華國從平壤渡海而來的時候,也並沒有帶姬妾。只是張歹兒等人知道他的喜好,克復萊州等地後,頗是俘虜了幾個元軍臨時任命的地方偽官以及青軍的將領。這些都是本地人,家眷皆有。張歹兒因此專門從中選了兩三個人的正妻,獻給了他。文華國雖然牽掛益都,無心於此,但也總不能駁了張歹兒的面子,也就所以笑納了,隨軍帶在帳中。

諸將轟然應命,見文華國沒有別的話講,齊齊行個軍禮,四散開去,紛紛騎馬上了陣地。

文華國話雖粗,說的卻不無道理,確實很有用。海東援軍乃是從海東來的,在山東作戰,人生地疏是一,兼且月黑風高是二,敵對的又為名聲顯赫的察罕軍隊,縱然人多,少不了會有些沒底子。至少一想起不是孤軍奮戰,身後還有“兩萬虎賁”,士卒們總就能壯起膽色。

長白山,大戰在即。就好像是兩隻聚攏成的拳頭,彼此蓄力,互相等待,只等驚天動地的一擊。夜色中,文華國看著諸將遠去,坐倒了丘上,隨手把錘子放在腿邊。他一個平素總大大咧咧的人,難得微微皺起了眉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