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19 營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19 營戰 (2 / 2)

士卒上陣殺敵,分為兩種,一種是大呼大叫;另一種則是悶頭只管砍殺,半句話不肯多說。前者大呼,是為振士氣;後者不出聲,則是為聚精神。慶千興認為,如果不停地喊叫,力氣很快就沒了,殺氣也會很快就洩了。所以,他帶出來的精銳,就有個共同點,上陣殺敵,從來是不發一聲。

夜戰正酣。

一支飛矢斜斜射來,正中了黃友人股上。黃友人左手錘放入右手,雙錘並舉,把弓身殺來的一個高麗軍卒錘倒,反手拔刀,截斷飛矢。雖身上受創,面不改色,覷見一百戶打扮的敵將便在不遠處,擲出佩刀,剛好砍中他的肩頭。

那百戶雖穿鎧甲,難敵他力大,佩刀深入肩胛,慘叫一聲,連退數步,三四個“毛葫蘆軍”計程車卒奮不顧身,揉身撲上,有用刀的、有用槍的、有用短劍的,悉數劈砍、刺入他的體內。鮮血飛濺。

這百戶不愧慶千興的精銳部下,瀕死之前,揮刀反擊,從下到上,撩開了一個敵卒的下巴,刀鋒沿著面頰往上,直劈至腦門。那敵卒棄劍後退,兩手掩臉,慘呼連連。叫沒兩聲,被兩個高麗軍卒圍上,刀槍並舉砍死。

戰爭是很慘烈的。

像這個百戶和這個“毛葫蘆軍”計程車卒,死在沙場,其實還不算太慘。最慘的那些受傷之人,特別是傷得不是地方的。就拿慶千興部下來說,在遼東征戰年餘,幾乎無人不傷,斷腿斷手都是常見。更有甚者,面目全非的有,落下疾病的有,乃至下ti受傷,不能人道的也有。生不如死。

為何說“慈不掌兵”?如果太仁慈了,別說催促士卒上陣殺敵,就連只是這些受傷的,怕是都不忍卒睹。

一邊是高麗士卒,一邊是“毛葫蘆軍”。精銳對精銳,夜戰北營頭。

廝殺間,黃友人聽到幾聲馬嘶,在營中更深的地方響起。百忙中,他扭頭去看,夜色深深,瞧不到。只辨別其聲響,大約是從南營周近傳來。相距五六里地。他心中一動,想道:“或許是拔都所帶的五百騎兵?”

猜測得很對。正是拔都的那五百人。原來,拔都先期入營,慶千興為免打草驚蛇,驚動兗州,不再遣軍來襲,便用計把他引入了南邊深處,交給了傅友德。然後又將北營佈置一番,引來了黃友人部。

要說起來,為引誘敵人來襲,慶千興居然敢把北營燒燬一空,膽識誠可謂不算不大。下了如許大的本錢,拔都與黃友人又怎會不最終上當?那青牛無非只是個引子,這一場誘敵出城的重頭戲實為他自毀營盤無疑。

黃友人軍馬之悍,出了慶千興的意料。在主場作戰、且以多擊少,又是設計伏擊的情況下,血戰小半個時辰,居然還沒能將之全殲。有哨探驅馬奔來,來不及下馬,急聲稟道:“賀宗哲親率千人,已經出城。”

慶千興仰望夜色,快到四更。他是站在一個望樓的上邊,再居高臨下,俯視營內的戰場,見黃友人部所存二百來人,兀自苦戰不休。知道是沒有可能在賀宗哲到達之前把敵人全部消滅了,幸好早佈下了有後手,他不慌不忙,傳下令去:“等賀宗哲出城,教李將軍即起伏軍,斷其歸路。”

“是。”

“傅將軍處,可已殲敵?”

“韃子騎兵兇悍,雖然因傅將軍用拒馬等物已經斷其馳騁之利,他們不得不都下馬作戰,而且已經傷亡在八成以上,所剩者不足百人,卻還不肯投降,猶且負隅頑抗。”

慶千興讚了一聲,說道:“好強敵!”因為拔都部都是騎兵,所以撥給傅友德的軍馬也比較多,有三千人。三千人打五百下馬的騎兵,至今還在鏖戰之中,沒能盡數殲滅之。“毛葫蘆軍”的強悍由此可見一斑。

“卻是難為楊將軍能速克寧陽了。”慶千興轉過話題,提起楊萬虎攻克寧陽之事,又稱讚了他一句,想道,“難怪日前會師,俺巡視楊萬虎營中,見他所部士卒多有帶傷。他雖能速克寧陽,看來也是啃了塊硬骨頭。”

海東軍中,郭從龍雖出眾,但是要數能打硬仗的,目前來說,還是當屬楊萬虎第一。

慶千興微一沉思,令道:“吩咐傅友德,韃子騎兵只餘百餘人,不足為大患了,留下個偏將圍之即可。命他即率主力出營,攔截賀宗哲出城的軍隊,與之野戰!”

先後有兩股敵人入營,看其剽悍的架勢,若是再放了賀宗哲入營,沒準兒偷雞不成蝕把米,還真會有可能被“毛葫蘆軍”把大營給徹底攪亂。反正預定的計策就是促敵野戰,既然營內已經困住了敵人的一部,乾脆賀宗哲的那千人就不放入營內,在營外殲滅便是。

傳令官接令。

慶千興轉頭,望了望河對岸,又道:“速遣快騎,過河去通知楊將軍,教他千萬謹慎行事。如果濟州有援,務必阻攔,絕不可放一兵一卒過來。”

“是!”

“既然李將軍要改而去斷賀宗哲歸路,原本還交代給他的另一個重任,——伺機取城,看來便只有本將為之了。傳吾軍令,留下千人圍住北營韃子,點齊麗軍,從西營出,避開賀宗哲,插入敵後,看有無機會取城。”

因為北營火起,所以原本駐紮在北營的軍隊現在都暫時擠在了東、西二營。高麗軍的主力兩千餘人正在西營。賀宗哲一聲令下,三軍皆動。河水兩岸的兩座大營,總計一萬多人,摩拳擦掌,誓要今夜取城。

“兩軍對戰,攻心為上”。

此戰至此,慶千興“促敵野戰,趁隙取城”的計謀算是實現了一半,用自燒大營的勇氣,成功引出了賀宗哲。而他這前半截的計謀所以能得以實現,便全都是因為放在了“攻心”的基礎之上。至若他究竟能否得城,這後一半的計謀是否可以實現,卻就與“攻心”無關,唯在“力取”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