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69 定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69 定計 (3 / 3)

“噢?先生能猜得出來?”

洪繼勳微一閉目,拿摺扇敲了敲手,隨即把眼睜開,說道:“通政司此封密報,定是從大都而來!”

鄧舍暗下一驚,面上神色不變,聽洪繼勳繼續往下說。洪繼勳“啪”的一聲,開啟摺扇,搖了兩搖,又說道:“不但是從大都而來,所講之事,也定是與察罕有關!”鄧舍吃驚而笑,道:“與察罕何事有關?先生再猜!”

“今當察罕強敵將要來犯,我軍取下棣州,是堅固了我前線的防禦。是以,主公定不是為防禦而躊躇,見捷報而有所思,必為察罕有變!察罕有變,又肯定和我軍的防禦無關,……。”洪繼勳“啪”的一聲,又將摺扇合上,非常確鑿地做出了推斷,說道,“定是察罕遣人去見搠思監,又或樸不花!”

“如何就斷定是察罕遣人去見搠思監,又或樸不花?”

“察罕有變,既和我軍防禦無關,那顯然就是和我軍出擊有關了。主公躊躇,不是為防。防有何躊躇?佈下陣勢,等察罕來犯就是了。所以,主公躊躇,定是為攻。正因為我軍防禦已備,而忽聞察罕有變,似我軍有趁勢出擊的機會,所以,主公才不由躊躇,躊躇我軍是不是也該隨之改變方略,一來,依約配合孛羅;二者,藉機取察罕之地。臣所猜可對?”

鄧舍點了點頭。

“既然主公躊躇是為攻,那只有什麼原因才會使得主公突然從防禦想到出擊呢?又只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主公忽聞,察罕有舍我益都,先取孛羅之意。我海東在晉冀的細作,一日兩報。其所報內容,臣都有觀之。察罕直到現在為止,想要出軍何處的意思還是很不明朗。那麼,既如此,主公又是從何得知察罕有先去攻打孛羅的意思呢?只有是從大都得知。

“按察罕與孛羅交戰的往例,每逢他兩人開戰,都必定會有一方先去大都,以求得蒙元朝廷聖旨的支援。而又,當今之元帝,或明或暗,支援的是孛羅。綜上所述,由此又可以推斷得出,察罕如果想要先去攻打孛羅,則便就必定會先遣人去大都求聖旨。而他若是遣人去大都求聖旨,可以找的又也只能是搠思監,又或樸不花。為何?此兩人乃是奇氏一黨,乃是蒙元皇太子一黨。又且,蒙元的皇太子對察罕也早就是秋波不斷。”

洪繼勳把摺扇在手中轉了一轉,似笑非笑,問鄧舍,問道:“敢問主公,臣所猜可對?”

“先生真神人也!”鄧舍從案几上找到通政司的密報,遞給洪繼勳,說道,“先生請看。這就是大都密報。”洪繼勳接住。他已經猜對了,沒必要細看,略看一眼,重又放回到案上,問道:“不知主公是怎麼想的?”

“如果此事確實,則顯然是我軍出擊的一個良機。但是,我現在所以躊躇,卻就是因為此事至今還不能確定。察罕用兵,神鬼莫測,往往出其不意,難以猜度。《孫子》雲:‘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察罕用兵,就是這樣的,堪稱一個‘神’字。我所擔憂,若他遣派王保保見搠思監,實際上是‘虛’的呢?是故意給咱們看的呢?其實他想攻取的還是濟南,甚至不但濟南,更想再大舉來犯我境呢?”

如果察罕遣派王保保去見搠思監,其實只是個幌子,故意做給海東去看的,該怎麼辦?

察罕肯定知道海東在大都有細作的。他在晉冀不動,然後在大都做出一副去尋搠思監,好似擺明車仗想要先攻取孛羅的架勢,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只不過為了迷惑海東。若是海東因此而懈怠防守,他便趁虛而入。如果是這樣,該怎麼辦?所以,鄧舍躊躇不定,沒有確定的情報,就難以定下成策。洪繼勳問道:“通政司有沒有再遣人前去大都仔細打探?”

“三四日前,已經遣了人去。”

“不知所遣何人?”

“為首者姬衝。”

“姬衝?”

“姬宗周之子。”

洪繼勳恍然,說道:“難怪這幾天議事,見姬宗周總是神不思屬,卻原來是因為其子被通政司遣去大都了。……,姬衝?”他有點印象,低頭想了會兒,記了起來,說道,“姬衝此人,臣在宴上見過。頗有其父之風。誰也不得罪,在益都城中,似乎很有點名聲。通政司遣他去,行麼?”

鄧舍一笑,說道:“我與先生一樣,也只是在家宴上見過他幾次。與他並不熟悉,對他也並不瞭解。不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李首生選了他去大都,想來應該是自有道理。”所謂“家宴”,鄧舍有時候會在燕王府中置辦酒席,小規模地請客,請的都是些近臣,允許其帶子侄。

洪繼勳道:“主公說的是。李大人精明能幹,料來也定然不會選錯人的。只是,……。”話說一半,他停了下來,輕輕地拿摺扇敲打案几。

“先生?”

“啊?”

“怎麼話說一半,停了下來?只是什麼?”

“只是,臣在想大都密報。若此事確切,則我軍的方略該如何改動?”

正是:取棣州,服劉十九,方定守禦策;忽接報,聞晉冀變,乃思為攻計。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