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58 獻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58 獻俘 (1 / 3)

前線大營送來的上一封軍報還在說諸軍併力攻城,而楊行健寫來的密信,也還是在說諸將不和。卻殊未曾料到,獲勝竟來的如此之快。

鄧舍大喜,卻強自將喜色抑制。為人主上者,切忌喜怒形於色,尤其在臣子們的面前,更要穩重。他鎮定自若,先是誇了柳三幾句,評價他在戰中的表現,說道:“在不期遭遇韃子之後,你先是臨機應變,誘敵出城,此是為智;後又只用百餘人,便將千餘韃子阻在縣城中至有數個時辰之久,此是為勇。智勇雙全。你做得很好。此戰能得勝,你功居第一。”

柳三謙遜,說道:“此戰能勝,一在殿下之前籌劃得宜,二賴李、畢諸位將軍指揮適當,三因前線士卒勇敢善戰。末將小小的功勞,不值一提,不敢當殿下讚譽。”有功而不傲。

也是鄧舍開心,越看他越是覺得歡喜,笑道:“好一個柳三郎!不但智勇雙全,而且居功不傲。更是難得!”又把柳三誇獎了一通,這才徐徐說道,“你且把前線告捷的軍報文書拿來,待我觀看。”

柳三心中佩服,想道:“前線獲勝,何等驚喜!殿下偏能不緊不慢,就好像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似的。真有人主之風。”越發恭謹,取出軍報,呈給鄧舍。鄧舍展開觀看,見較之前幾封軍報,此一封言語不多。

上邊這樣寫道:“龍鳳七年,春二月二十五,乙酉日。午時,我軍又發起攻城。因此前已知城中韃子軍無鬥志,及未時,畢千牛部又壞敵東城牆,遂用潘賢二計,乃調楊萬虎、郭從龍、傅友德諸將,齊聚東城。

“李將軍親臨前陣,矢志一戰取城,令下:‘顧望者斬首,轉步者斬足!’諸將各率精銳,相次猛攻。短兵相接,矢石如雨,將士皆殊死戰,莫有退者。殺韃子千餘。適時,敵將關保聞訊,亦至東城,乘駿馬,披銀甲,馳突城內,來往指揮。郭雲、普賢奴諸將亦皆相續馳援到來。戰入膠著。

“楊萬虎適才下陣,遠見關保,去甲,肉袒,執斧,徒步,大呼,冒塵煙,引率勇士,復回陣中。直突城內,欲生擒之。敵軍雖眾,無有一合之將;勇士雖少,無不以一當百。呼聲驚天動地。關保聞之,亦因矚目。郭從龍率百騎,適在陣中,趁機射箭,中其面門。彼既傷重,遂墮馬下。

“敵失主將,餘眾大潰。用潘賢二計,我軍齊發手雷。韃子盡皆驚駭,自相踐踏,死者無數。斬首三千級,俘虜兩千餘。擒獲關保、並其上將郭雲。普賢奴以數騎遁去,已令胡忠、王國毅、方米罕諸將,嚴防細搜。”

看過軍報,鄧舍笑道:“李、畢諸將向我誇口,說是五日內,必能收復濟南。如今算來,可不就是在五天之內,就大獲全勝!好,好,甚好!……,傳我軍令,命諸軍不必著急回來。我軍雖然獲勝,對高唐州等地的韃子更需提防。命李、畢遣派探馬,日夜巡防河岸,不得有誤。只叫楊萬虎、王國毅兩人,率其本部,把關保、郭雲以及俘虜,即日送來益都便是。”

隨從接令。鄧舍頓了一下,又說道:“此次戰中,棣州軍出力不少。告訴李、畢,也不要急著放棣州軍回去。命棣州軍帶軍的將校,也隨楊萬虎、王國毅一同來我益都。就說,我要當面給其封賞,酬勞他們的功勳。”

柳三眉頭一跳,看了鄧舍一眼。

鄧捨命棣州軍的帶軍將校來益都,真的只是為了當面給其封賞麼?卻不見得。他隱約猜出了鄧舍的用意,暗挑大拇指,想道:“先用棣州助戰,減少我軍的損失。接著挾大勝之威,藉機收服。一石二鳥,端得是厲害!”

濟南大獲全勝,確實是件喜事。鄧舍歡喜之餘,卻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

他先是不失警惕,命李和尚、畢千牛嚴防河岸、注意高唐州等地的元軍動向,以防止察罕反撲。其次,他腦筋轉得也快,立刻想到各地來使還都沒有走,仍在益都,這是一個很好地宣揚海東軍威的機會。

因此,又令楊萬虎、王國毅將關保、郭雲押送回城。關保、郭雲皆是為察罕麾下的驍將。特別是關保,若說郭雲在察罕軍中的地位類似楊萬虎、胡忠之流,那麼,關保差不多便就等同文、陳、趙諸將。堪稱察罕膀臂。

想當日,他用數千軍馬橫卷益都東南,聲勢之盛驚動南北,一舉動間天下矚目。要非郭從龍冒險,雪夜急襲文登,為海東援軍打通了登陸的道路,怕益都早被察罕攻佔。何等的威風!現如今,卻成了海東的階下囚。

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鄧舍嘆道:“‘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有多少的英雄好漢,只因一時不慎,乃至英名不保。傳令與楊萬虎、王國毅,在送關保來益都的路上,要好生善待,給其禮遇。不許侮辱、虐待。他不是受了有傷麼?用軍中最好的大夫,用軍中最好的金瘡藥,仔細醫治!”

不知怎的,在聽了鄧舍這番話後,柳三忽然想起了慶千興,不免猜測,心中想道:“關保乃是為敵之重將。殿下特意傳令,命楊、王兩將要對其好生善待。莫不是,想如慶千興的例子,把關保給收服了麼?”

慶千興是異族,對前高麗本來也很忠誠。關保和他的確甚是相像。以鄧舍籠絡人的手段,柳三細細想來,從姚好古到慶千興,還真很有可能也會將關保收服。他的猜測似有道理,其實,卻沒有猜對鄧舍真正的想法。

鄧舍真正的想法,根本就無關收服關保。他此時之所想,實際上遠比收服關保更為重要。那就是,要給關保一個合乎他身份的待遇。

為何?

一方面,善待關保,能顯示出海東的仁義,同時另一方面,也就不致會激起察罕軍中更大的憤怒。先前,郭從龍等殺降的行為就有些過分,但那是為了能更快地收復濟南,也無可厚非。如今,濟南城池已得,若是還野蠻霸道,不妥善處置俘虜,仍然加以虐待,卻就未免不合時宜。

以強臨弱,可以蠻橫,比如屠城、殺降,便如泰山壓頂,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用以威脅敵人。而以弱敵強,卻就絕不能也如此作為,便該祭起“仁義”的大旗,優待俘虜、善待降卒,便如細水浸石,不知不覺、瓦解無聲,用以分化敵人。實際上,此兩者雖然形式不同,本質卻還是一樣的,又皆可稱之為“勢”。只不過,前者是霸道,後者是王道而已。

此時鄧舍所想的,就是這些。

簡而言之,他想善待關保的用意有二。一則,儘量減輕察罕的憤怒,不落話柄。濟南本為益都所有,收復濟南,誰也無話可說。此為兵家常事。善待關保,彰顯海東寬宏,更使得察罕找不到激發士氣的藉口。

——,免得察罕也來個幾大恨、幾大恨甚麼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